近日,騰訊云宣布公司旗下核心產品,如云服務器、云數據庫、云硬盤、等進行價格調整,其中云服務器降幅達53%。而近期內,包括亞馬遜、阿里云、微軟在內的大小云計算企業相繼開始大規模降價行動,讓看起來高大上的云計算還尚未普及,就已經陷入價格戰的慣性輪回。
隨著各大IT巨頭的云服務不斷完善,云計算市場已經進入了群雄割據的時代。事實上,現在公有云市場價格戰打得非常激烈。此番新一輪的價格戰先有谷歌發起,亞馬遜隨后也宣布,從4月1日開始下調大部分云計算服務的價格,降幅為10%至65%不等。微軟也在5月1日加入降價隊伍之中,將旗下云計算服務價格下調27%到35%,云存儲下調44%到65%。
國內的云服務商也不約而同的進行了價格調整, 3月25日阿里云將云服務器價格下調,11款降價的ECS云服務器中,最高降幅達30%,而3月28日宣布的云儲存降價更令人瞠目,用戶使用較多的0-500G一檔直減42%,幾乎比國內同行便宜一半;而數據庫服務則再次普降15%。騰訊云剛剛宣布的價格調整,降幅也高達5折。另外,中國電信的天翼云(也從5月5日上起,對其云主機產品進行全面的價格調整,部分規格云主機的降價幅度將超過40%。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國內其它云計算企業來說,價格戰意味著更為殘酷的產業環境。如果騰訊云的這輪降價行為引發價格大戰的話,云服務市場將迅速變成一個低利潤、拼運營和服務的市場。阿里云業務總經理陳金培更是預測,云服務每年的價格至少降低30%-40%,每隔18個月,性能翻一倍或者價格降一半,每三年的價格是現在的1/4-1/3。
另外一邊,不斷降低的云服務價格也給傳統的計算設備廠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根據《華爾街日報》稱,幾家云計算服務公司紛紛降低價格,這正在改變企業高管的做事方式。這些高管每年花費1400億美元用于為企業技術中心購買電腦、互聯網線路、軟件和其他設備。價格戰將決定各公司如何使用負責經營它們業務的計算,同時也對IBM、惠普和EMC等傳統計算中心設備制造商構成威脅。對那些認為有一天會擁有自己計算中心的公司而言,上述價格戰正在推遲它們實現這個愿望的時間。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2013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務器廠商中,僅惠普和思科在該季度實現增長。IBM則衰退幅度高達28.9%。這也逼迫著傳統設備廠商努力轉型成為云服務商,比如,IBM就為了將業務重心轉移到云計算服務上,已經投入約12億美元用于拓展全球云基礎設施,并在近日宣布向其進一步投資10億美元。思科也計劃開始向企業客戶提供云計算服務,承諾未來兩年將為此投入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