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產業近兩年的爆發,得益于海量激增的數據和不斷提升的算力,而無論是海量數據的獲取和存儲還是計算能力的體現都離不開底層芯片。國際權威基金評級機構Morningstar預測:2021年全球AI芯片市場規模有可能超過220億美元。人工智能芯片成為當前人工智能產業比拼最為激烈的環節,也是近兩年資本市場最為關注的領域,目前全球AI芯片競爭最激烈的就是美國和中國,同時以傳統芯片企業,互聯網企業和新興人工智能企業三個陣營為主。從2016年三個陣營開始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全面展開部署,到2018年人工智能突飛猛進式發展,人工智能芯片市場格局帶來哪些改變?
傳統芯片巨頭加速并購 買!買!買!
英特爾在2017年二季度丟失半導體全球老大地位以后,在2018年加速產業布局,頻頻出手,7月份收購物聯網芯片組廠商eASIC ,8月份收購專注于開發深度學習編譯工具及配套技術初創公司Vertex.AI,9月12日,今天英特爾又宣布收購生產系統芯片(SoC)設計工具和互連結構知識產權(IP)的初創公司NetSpeed。平均一個月購買一家公司,不可謂不瘋狂。
三星雖然進入AI芯片領域比較晚,一直不見聲響,但全球半導體行業江湖老大的地位,注定了財大氣粗,今年8月三星集團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投入約 220 億美元用于研究人工智技術。 招募1000 名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三星目前在韓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開設了人工智能中心,江湖老大一聲令下,全球各地還不是說買就買。
在人工智能芯片產業布局上,傳統芯片巨頭,無一例外的選擇了買買買,高通孜孜不倦長達兩年收購汽車芯片龍頭NXP,創下400億美元芯片歷史上最大規模并購案,雖然最終未能成功,也彰顯高通在人工智能時代的野心,
曾經全球第三大半導體企業日本瑞薩電子,在2017年斥資32億美元收購美國芯片制造商Intersil之后,近日有媒體稱其又斥資6790億日元(61億美元)收購美國同行IDT,交易2019年完成,創下日本半導體業界史上最大規模的并購案。可見瑞薩電子也是希望抓住人工智能芯片的產業紅利期重回全球排名前十。
英偉達(NVIDIA)無疑是人工智能芯片目前最大的贏家,自古時勢造英雄,風口出巨頭,以游戲視覺處理芯片聞名的英偉達,在2016年率先抓住了人工智能芯片的風口,GeForce從游戲玩家津津樂道的獨立顯卡變成了人工智能口口相傳的GPU,股價最高飆升到117美元一股短短兩年股價漲了7倍,讓人不禁想起1990年個人電腦席卷全球的英特爾和2010年3G時代的高通。2018年號稱是人工智能芯片爆發年,現在看來英偉達(NVIDIA)不可能在復制英特爾和高通當年的輝煌,因為人工智能時代的芯片玩家,不在單單是半導體玩家,互聯網巨頭也加入了爭奪的陣營。專用芯片也從GPU一家獨大,到GPU,FPGA,ASIC三足鼎立。
互聯網巨頭入局:谷歌野心最大 微軟恐成炮灰
從2016年開始,互聯網科技巨頭企業紛紛加入人工智能芯片的戰局,究其原因就是自行研發芯片可以幫助互聯網公司應用程序更好運行,同時降低成本,因為把這些服務投放在數據中心和云上費用不便宜,此外,此舉還可以減少對傳統芯片供應商的依賴,同時定制化的自研芯片更適用現在人工智能的應用,相對傳統CPU,專用芯片的處理效率更高。
谷歌在2016年發布名為TPU的全新的處理系統,今年已經演進到TPU3.0,谷歌的想法是通過TensorFlow開源平臺和TPU從數據,算法,硬件為谷歌打造一個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態,2016年以來谷歌也是到處收購AI初創企業,先后收購了Allmatter,Halli Labs,Kaggle,Dialogflow,Api.ai和Moodstocks等企業,和英特爾成為2018年在人工智能市場投資規模最大的兩家企業。
目前谷歌的TensorFlow已經成AI工程師最常用的工具,TPU芯片目前還只應用在谷歌產品,據媒體爆料LG已經在對TPU做穩定性檢測,不排除2019年TPU芯片會對外出售。抑或是提供整體人工智能軟硬件方案。假如谷歌的從數據到算法到硬件的完整AI生態構想成為現實,那未來人工智能時代,谷歌無疑會成為真正的霸主。
和谷歌不同,Facebook開發人工智能芯片的初衷,不是為客戶提供創新型硬件產品,而是為了改善內部操作,Facebook應用程序的系統計算效率,提升客戶體驗,在人工智能芯片未來格局上不會有較大影響。
蘋果和微軟也在去年相繼加入開發人工智能芯片的大軍,蘋果在其頂級iPhone X系列手機中,為芯片構建了“神經引擎”元素,微軟也在為其HoloLens混合真實感耳機的下一個版本開發人工智能芯片,不過不少分析師認為,微軟并不適合做硬件,公司本身也沒有谷歌那種互聯網平臺的文化,即是做芯片,對未來人工智能芯片市場也不會有多大影響,反而會影響公司戰略投入。
中國AI芯片企業:資本的盛宴 虛胖的繁榮
在國外科技巨頭跑馬圈地的同時,中國企業也相繼推出了各自的人工智能芯片,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有接近50家人工智能芯片企業(初創企業融資過A輪的),主要分為三大類:
一、以寒武紀,地平線,商湯科技,云知聲為代表的一批初創企業,領軍人物一般具有很強的人工智能背景,在商業運作和技術研發方面都有較好的平衡,受資本青睞,但從目前來看,此類企業大多針對深度學習算法的專用芯片進行研發,通過定制芯片設計和架構,去解決不同AI應用場景中人工智能芯片的諸多“痛點”問題,期望跳過這些傳統芯片巨頭在計算架構上的堅固壁壘,去創造人工智能時代的Intel或者ARM。由于現階段人工智能算法的多變化,一年前和一年后的算法可能就會天壤之別,而深度學習專用芯片的研發又是以年為單位,需要數千萬美金的不計盈利的投入,導致中國初創企業在資本的運作下,宣傳浮夸,而無實際投入,目前看不到有黑馬潛質的企業出現。
二、以BAT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巨頭:由于擁有自己的數據集、算法和應用場景,均計劃開發更適合的人工智能芯片來優化他們的算法和業務。由于具有雄厚的財力、研發能力和數據/應用場景,預計該類參與者將成為中國甚至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場的重要力量。
三、以華為海思、紫光展訊、瑞芯微等為代表的中國傳統芯片企業:。他們具有非常好的SoC設計經驗和客戶,正研發集成了人工智能加速IP的SoC芯片。8月31日華為發布了新一代頂級人工智能手機芯片——麒麟980,成為全球首款采用7nm制程工藝的手機芯片,在五月份市場研究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發布了一份有關全球AI芯片企業的排名中,華為海思唯一上榜位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