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格力電器的領導者,她可以帶領著格力電器走上國產家電的龍頭地位,也可以在股東大會大發雷霆,面斥股東只問利益不見付出;她可以與雷軍豪賭10億,也可以一轉臉炮轟對手欺騙消費者。
耿直的性格、尖刻的語言令她遭到了諸多非議,反對者們認為,從造手機、造機床、造車、再到如今的造芯片,這位暴躁如火的掌門人正帶領著格力走向一條無比崎嶇且充滿未知的道路。
一、董明珠造機床
2016年7月23日,董明珠在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豪言道:“兩年后,格力要把數控機床做到最頂級,為中國的企業服務。”這是何等的“霸氣”!
要知道,高端數控機床歷來是我國的痛點,盡管我國制造業發展迅猛,但是高端機床領域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所以一直以來高端機床嚴重依賴于進口。如今國內最大的空調企業要進軍機床領域,似乎也讓機床行業看到了一絲曙光。
同年9月29日,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格力展出了兩款數控機床。這次展出,也算是董明珠“兩年內造出世界最頂級的數控機床”豪言壯志的首個戰利品,這兩款數控機床均為集切削、鉆孔、攻牙為一體的數控CNC。
但隨即有人指出,這兩款機床采用的是德國西門子的數控系統。數控系統是數控機床的“大腦”,可以大大提高零件加工的精度、速度和效率。如果“大腦”都是別人的,那機床的完整度就可想而知了。還有人質疑到,格力機床的很多內部零件也來自于國外,似乎更像是一個組裝產品。
對此,格力與董明珠均未沒有給出回應。
二、董明珠造車
2016年8月,格力電器宣布將以130億元估值發行股份收購主營電動車業務的珠海銀隆。
同年10月,格力電器舉行關于珠海銀隆收購案的臨時股東大會。盡管股東會上董明珠對著股東發飆道:“格力沒有虧待你們!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但是這項百億并購案依舊還是遭到了中小股東的聯手“抵制”,原因是股東們并不看好新能源車的前景。
但是,董明珠沒有善罷干休。在收購案遭否決后,董明珠仍然堅持自己的造車計劃。2016年底,董明珠宣布以個人名義投資珠海銀隆,同時她還拉上了王健林、劉強東等一起投資,共計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在得到董明珠的大舉增資投資后,珠海銀隆獲得了高速擴張的發展,但高速擴張的同時,其所需的資金壓力也更為明顯。但在龐大的資金缺口壓力下,僅僅依靠董明珠的增資或引入其余實力資金的投資,還是不夠的,而解決巨大資金缺口問題,最直接的方式莫過于上市,但遺憾的是,近期傳出了珠海銀隆上市失敗。
2018年6月7日,廣東證監局披露了最新一期的廣東轄區已報備擬上市公司輔導工作進度表顯示,珠海銀隆的輔導進度欄顯示的是“輔導終止”,這意味著,在距離招商證券進入輔導僅8個月后,珠海銀隆沖刺上市之旅已戛然而止。
這也給擁有“造車夢”的董明珠,來了一次狠狠的打擊。
三、格力造手機
2011年,董明珠曾言之鑿鑿地表示格力只做空調;2012年,她依然表示格力堅持做專業化空調。結果沒過多久,中國手機市場正式進入智能機時代,智能移動終端的巨大紅利終于令董明珠放下身段,帶著格力進入手機市場的角逐。
2015年至今,格力一共推出了三款手機,可惜無論董明珠怎么賣力吆喝,手機在市場上始終反響平平。她還曾多次在發布會上,為宣傳其手機產品,做出了一些非常滑稽的事情。比如在央視的一道采訪節目中,將自己的格力手機從高處摔下,撿起來,你瞧瞧這手機,多耐摔呀!但是手機的銷量依舊低迷。
近期,有微博網友在網上爆料稱,董明珠的格力手機面臨已經獲得多少市場份額,而是把現有庫存消化掉。格力手機2代目前生產了30萬臺,實際賣掉的只有1萬臺,剩下的已經成為庫存只能通過內部消化。
如果網上傳言是真的,恐怕格力的下一代手機估計將會“難產”。
四、董明珠再造芯片
繼造機床、造手機、造車之后,近日,董明珠公開表示,格力今年不分紅,要投資500億造芯片!
有觀點認為,“董小姐”這是又要蹭熱點搞事情了,之前智能手機紅火搞手機,新能源汽車火了,收購銀隆。現在,全國各地掀起造芯熱潮,又要隨大流搞芯片了。
也有人認為,其實格力早就想自己造芯的想法。與中興一樣,格力自己也遭遇過缺芯的焦慮。上游供應鏈供貨不足的時候,格力也會覺得命運不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此一來,對供應鏈議價的時候就多了籌碼。
筆者個人認為,無論是追逐熱點,還是長遠打算,格力對于核心芯片的打造,都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目標。打造芯片,是一個持續燒錢、持續資金補充以及熬時間的艱巨過程,西方的芯片巨頭都是投資了大量資金并且研發多年才成就了今天的地位,所以格力想要造芯片,500億恐怕是不夠的,還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漫長的研發周期。
其實,從造機床、造手機、造車再到如今的造芯片,我們可以看到,自董明珠上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以來,一直嘗試著帶領格力走一條轉型變革的道路,以擺脫對空調行業的依賴性。但如今步子邁得很大,前路卻充滿未知。
對于格力來說,無論造芯片還是造車,如果真的完成,都將直接影響到其未來十年乃至未來三十年的發展命運;如果無法完成,極有可能將格力拖入“泥潭”。對于董明珠來說,她的想法想被大眾認可,則這還需要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