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興的遭遇只是中國通信行業“芯”酸往事的縮影。中國的通信產業起步較晚,早在二十年前,中國甚至連通信設備都要全部依賴進口,不僅價格奇貴,服務也不好,通信外企在中國市場大賺特賺,通信外企的員工真的是工作輕松、收入奇高,過著令人艷羨的生活。后來,中國涌現出了像中興、華為這樣的優秀企業,它們從代理做起,然后照貓畫虎做研發,自己設計開發通信產品。終于漸漸地,中國的通信產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后來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尤其是這幾年,勤勞的中國通信企業開疆擴土,將市場的戰火燒到了國外,產生一批在國際上很有影響力的企業,在與外企的競爭中毫不遜色。中國的產業價格便宜,好用還穩定,服務還好,非常具有競爭力,它們很快將戰火燒到了美國的后院。中國不僅可以出口絲綢、小工藝品,也可以出口附加值高的通信產品,中國儼然成了一個科技強國,這令所有的西方國家都感受到了危機。不過,這其中暗藏著巨大風險,就是芯片,幾乎所有的通信產品核心芯片都不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在大力售賣自己通信產品的同時也養肥了美國那些芯片企業。
一片小小的芯片就能讓一個年銷售收入近千億的企業進入困境,這就是芯片的力量。其實不能小看一片芯片,一個芯片內部包含了太多的技術內容,需要高精尖的生產工藝,需要芯片功能設計技術的積累,這些都是我們所不具備的。而和通信行業相比,通信芯片在我國起步更晚,受限于生產工藝,國內生產的很多通信芯片技術上缺乏競爭力、技術不過關,這讓很多大型通信企業不得不用價格更高的國外芯片,從而確保產品質量。中國走過了幾年艱辛的“芯”路,在“芯”的道路上前進得并不夠快,這是因為芯片的生產工藝和技術需要太多年的積累,不是通過模仿,抄近道就能追趕上的,需要的是長年累月的研發投入,不斷地試錯,才能開發出來。芯片的研發需要太多的時間和資金投入,這正是中國欠缺的地方。中國的企業都喜歡去賺快錢,一兩年投入沒有產出后,往往企業就會陷入難產境地。而在國外,這種對芯片的研發設計投入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其后面有雄厚的資金支持,這類企業往往也會被投資者看好,接收到很多的投資,讓企業可以長時間生存下去。
這幾年,中美貿易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紛爭不斷,根本原因就是中國觸及了美國的底線,作為世界頭號科技強國,美國要捍衛自己的科技地位,形成對全世界的領先態勢,一山難容二虎,顯然其不希望中國的出現,所以在貿易競爭領域盡可能地去保護本國的利益,換位思考如果領先的是我們,我們也可能會這樣做。所以,誰也不要埋怨。有句話叫“落后就要挨打”很有道理,沒有人會可憐你,只有想辦法讓自己變得強大,才能不受制于人。好在,我們已經出現了一些通信芯片的企業,它們設計的芯片已經開始在一些通信設備上使用,并且受到政府的大力推廣,但要在國際環境中成長起來并不容易,不僅要面臨激烈市場競爭,還要冒著他國政府可能發布禁令的風險,這是所有行業中,在國際市場上發展最難的,是科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誰能掌握科技技術的制高點,誰就是世界的新霸主。中國的芯片產業,尤其是通信芯片也在緊鑼密鼓地發展著,雖然與國際高水平企業還有較大差距,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以往的“芯”酸往事就要翻篇了,讓我們的通信企業擺脫他人的束縛。
發展芯片確實不是喊幾個口號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續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具備這樣能力的企業本就不多,再加上生產工藝基礎水平的不足,就算能設計出一流的芯片,也只能生產出三流芯片。中國本想通過收購方式,將國外的芯片技術買過來,為我所用,結果到處碰壁,出再高的價格也買不到,只能收下心來悶頭自己搞,也許別人已經走過的錯路,我們也要統統要走一遍,這條路雖然很艱辛,但是必須要走,否則永無出頭之日。這里再一次回想起來,這些年發生的“芯”酸往事,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大力發展芯片產業的信心,我們需要中興、華為這樣優秀的通信企業,我們更需要海思、展訊這樣的通信芯片企業,從“芯”出發。
版權聲明:本文為企業網D1Net原創,轉載需注明出處為:企業網D1Net,如果不注明出處,企業網D1Net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