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集成電路的興起,讓大家對半導體的關注去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大家也對半導體產業的未來有所困惑,那么現在對半導體產業來說,是冬天還是春天呢?未來又將怎樣發展呢?
1.春天?
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逆勢投資的春天里,企業重組并購頻發,存儲領域實現突破,晶圓生產線建設如火如荼。
看看近期國際晶圓大廠的一系列動作:
2016年3月,臺積電在南京獨資195億元建12英寸晶圓廠,預計2018年下半年開始量產16納米制程,單月產能規模約2萬片。
2016年10月,中芯國際在上海浦東投資675億元建設14納米新廠,加上配套建設高端光掩模生產線等項目的資金,總投資近千億元。
2017年2月,Global Foundries花落成都,分期建設180nm和130nm CMOS工藝產線和22納米FD-SOI生產線。投資規模累計超過100億美元。
(從媒體發布的照片中可見,那一排排的挖掘機和渣土車真提氣?。?/p>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并購大佬紫光集團獲1500億元融資支持,可謂糧草充足,摩拳擦掌。
2.冬天?
這邊的半導體的投資和建廠紅紅火火,那邊的裁員或重組也轟轟烈烈。
上個月,業內卻傳來了一記不和諧的音符——博通裁員。博通將旗下的DCD部門所有員工裁掉,至此,這個從Agere到LSI再到Avago的部門在到了新博通之后正式壽終正寢。前幾日,又傳出博通員工拉橫幅抗議的消息,不知后續結果如何。互聯網行業也有不少大動作,百度2月初剛剛整體裁撤了醫療事業部,又合并了無人車、智能汽車和車聯網事業部。
按理說,對于高風險的半導體和互聯網行業來說,一個國際大公司裁掉一個一百多人的部門,在業內本不算特別大的新聞,只是,在國內風風火火投資半導體、建設晶圓線的熱潮下,在一片歌舞升平和欣欣向榮之中,這個新聞顯得有點刺眼,有點那么的格格不入。
3.過去
讓我們先回溯到過去,3年前——在2014年之前,中國還沒有大基金,紫光集團還沒有開始買買買,業內沒有大規模的并購、重組、投資、建線,地方政府對半導體這種高投入、高風險的高科技產業還有些畏懼,幾乎少有民間資本進入這個產業,因為回報期太長了。那時,國內的半導體產業還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市場大、規模小、進口量超過石油、缺乏核心知識產權等等話題常常被提及。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這句古詩詞用來形容2014年下半年之后的中國半導體產業特別貼切,極具畫面感。我們看看這2014年發生了什么:
2014年6月,國務院于公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
4個月之后,2014年10月,工信部宣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
2014年12月,大基金完成首個投資項目,投資中微半導體,投資總額達到4.8億元;
過了一個春節,2015年2月,大基金將向紫光集團旗下的芯片業務投資100億元;……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截至目前,大基金累計承諾出資818億,實際出資超過560億。可以說,在大基金的帶動下,各地方政府、民間資本開始跟進,可以說是大基金把一部分原本投向傳統行業的投資吸引到半導體產業來,這是利國利民的,當然,也引起了美國政府的警惕,所以美國科學家給奧巴馬寫信,要保住美國的半導體領先地位,只是,不知道現在這份報告被川普丟到了哪里。
4.現在
數據是王道。用數據看看現在的形式。
先來看看全球的數據:近幾年“產業發展趨穩、周期性波動下,特征尺寸縮小節奏變慢”,這是很多產業研究者對于未來形勢做出的預測。見下圖:全球半導體市場2001-2005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1.1%,2005-201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5.4%,2010-2015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5%,增長率逐年下降。據SIA最新數據表明,2016年全年半導體銷售額為3389億美元,年增長率1.1%。
可見,增速下降,趨緩的狀態很明顯。
再來看看中國的數據:中國2016年的半導體產業增長率達到9.2%,領跑其它市場,速度是全球平均的9倍!9倍的速度是什么概念?拿百米跨欄來說,劉翔12秒跑完,他飛奔而去,我用1分40秒,慢吞吞走過去,還可以哼著歌,就是這樣的差別。
在全球產業穩健,中國產業飛奔的狀態下,國內產業形勢一片大好,人們似乎淡忘了硅周期、存儲器風暴以及金融危機帶來的一次次動蕩?;蛘哒f是潛意識不愿想起?
5.未來
那么,2017年,半導體市場的走勢如何。
一直以來,電子和通信產品是拉動半導體市場的動力引擎,個人電腦PC和智能手機都曾經擔當過這個動力引擎。2007年以后的十年,電子市場產品的更迭可謂日新月異,PC市場逐漸趨向飽和,消費電子也日顯疲態。智能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全,手機擠占了一大部分PAD和其他消費電子的市場份額,曾經紅極一時的MP3/4銷聲匿跡,可以說,這幾年,帶動半導體市場的動力引擎是智能手機。根據TSMC公布的數據,2016年第4季在通訊產品上的營收占總營收金額的66%,電腦產品占營收比重的8%,消費性產品則占有6%,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而如今,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從藍海殺成一片紅海。未來,智能手機井噴的爆發式增長已經過去,用戶增長率在未來將趨于穩定甚至是下降。
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到,2010-2015年間,智能手機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37%,而在未來幾年,智能手機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只有4%(數據來源于網絡)
那么,在智能手機之后,產業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里,下一個動力引擎在哪里?
是物聯網嗎?
很多認為一個爆發點是物聯網。誠然,物聯網的應用范圍廣大、數量巨大,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但是,僅就目前來說,物聯網市場存在以下兩方面的特點,導致她難以擔負起半導體產業動力引擎的作用。
特點1:物聯網產品的現狀是“小散亂”,沒有規模化。
所謂小,是說物聯網產品的種類雖然多,但是單一門類產品的市場規模并不大。物聯網的產品,具體到某一類應用,可能只是幾萬片、幾十萬片、百萬片的應用,本就不算大的規模,被市場一瓜分,更小眾了。
所謂亂,是說物聯網產品標準目前還不統一,沒有達到標準化和工業化。
所謂散,是說物聯網產品門類五花八門,可能每個每類都需要重新投入設計和制造,相較于PC、平板、智能手機動輒千萬片、上億的出貨量,對于規模效益明顯的半導體產業來說,其芯片的設計成本、人力成本、制造成本均會顯著提升,而收益卻并沒有那么大。
或許用小散亂這樣的形容詞來評價物聯網市場的現狀有點過分,不過產品的多樣化導致芯片設計成本、流片成本的提升,確實對于芯片設計企業來說是一個挑戰。
特點2 物聯網市場難以擔當推動半導體的技術革新的重任。
我們經??吹叫侣務f,物聯網拉動半導體產業上升,從量的規模上來說確實如此,但是,就目前的物聯網芯片產品所涉及的晶圓制造工藝來說,大部分還集中在比較成熟的工藝上面,如0.13微米-28納米的工藝,眾多物聯網的應用的芯片并不需最細的線寬、最大的晶圓,很多產品6寸線、8寸線就夠了,當然,這對于追求差異化戰略的國內晶圓廠來說是一個利好,能夠充分利用產能,不聲不響掙錢。但是,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物聯網的應用擔負不了推動半導體技術革新的重任,而智能手機則做到了。
是人工智能嗎?
人工智能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熱點,特別是智能駕駛汽車的市場前景更為廣闊,應該是人工智能應用的領跑者。百度公司3月1日拋出一記重磅,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兼并了原來的智能汽車事業部、自動駕駛事業部和車聯網事業部,由陸奇親自擔任總經理。可見,百度已經決心押注在人工智能這個領域??梢灶A見,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人工智能必然會如智能手機市場一樣出現爆發式增長。但是目前,關于人工智能的許多應用還都是停留在概念或者模型樣機的階段,進入量產尚需時日,肯定不是2017年,也不是2018。
智能駕駛與智能手機市場有根本的不同:智能手機只需要老百姓自己買、自己用,可以把它視為就是一個縮小的、加入通話功能的普通PC端,這是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環境下的技術革新而已。而智能駕駛汽車這個領域是前無古人的,沒有人能說清楚到底該走哪條路。就連押注無人車的百度也是兩條腿走路,在自動駕駛汽車方向也設置了兩個方向:面向全自動駕駛的L4和面向輔助駕駛解決方案的L3。
但是智能汽車不僅僅是需要技術革新,還有涉及其他問題:比如人們出行方式的革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革新,道路交通規則的革新,法律人倫的革新,還有保險業的革新。把這些都捋順,不是兩三天,可能也不是兩三年。這些在國內外都沒有現成的東西可以借鑒,google的無人車也還在測試,都還在探索階段,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形成氣候。國內互聯網巨頭只有百度、樂視在無人車領域投入較多,百度的無人車獲得了在美國上路的牌照,據說也通過了國內的駕照考試,是中國在無人車的領頭人。
預言
因此,筆者斗膽預測,在智能手機殺成一片紅海,而新的爆發點(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尚未成熟的情況下,未來一兩年,半導體市場將會處在一個低速、平穩的發展期。或許中國會是例外?反正中國總是例外。
硅周期依然存在,波動的風險依然存在,居安思危,當我們對規律有懷有敬畏之心,理性建設,不跟風、不盲目,扎扎實實做大做強中國半導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