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創 “我們進入產業有5到8年的時間,我覺得應該可以和國外的同行平等競爭了,我們一定要以這個為目標,企業不可能長期依賴政府的支持。”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在今年兩會召開前夕說。
減稅支持、貼息優惠,是李東生今年兩會《關于對半導體顯示/芯片產業加大支持力度的建議》中的關鍵詞。
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的規劃,李東生希望政府在薄弱的產業與重點產業上,制定出一些指導性的政策,配套一些財稅政策,幫助中國企業能夠度過產業發展前期較為困難的5到8年。
李東生的觀點是,任何一個項目的投入、經營,責任在企業,但產業政策的支持可以給產業發展的艱難階段帶來很大的幫助,減小企業壓力,因此希望政府給予階段性的支持。
在他看來,半導體顯示與芯片產業的固定資產和設備投入巨大,單個項目總投資通常在500億元以上,因此當期折舊費高昂。對比韓日等地經營半導體多年,資產折舊多已計提完畢的企業,中國企業在產業發展前期有明顯的劣勢,因此在這個時候特別需要政府給予支持。
問:政府加大對半導體芯片和半導體顯示產業的支持力度,你希望看到哪些具體的措施,政府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李東生:我認為工業項目或者重資產的項目,企業是投資的主體,承擔主要責任。政府能夠支持的可能有幾個方面,有些方面政府已經在做了。
第一,這些項目資本投入很大,按照政府政策,給予項目15%資本金的投入。投入不是支持,這些錢企業是要還的,但是這對企業幫助很大。因為重資產的項目回報期較長,我們在社會上募資比較困難。
第二,由于產業投入前期的折舊費用比較高,前期整個量產爬坡的周期比較長,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希望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能夠有一些支持,因為項目都在地方。實際上地方政府已經有這樣的支持,之前在上一輪關于財稅政策的解答當中,對地方政府大的項目支持還是有爭論的,后來中央政府在正式文件當中,已經允許地方政府對招商引資項目有必要單獨制訂一些支持政策,這個問題也得到比較好的解決。
但是企業一定要在發展中承擔主要的責任,一定要市場化。我看過的項目中,完全靠政府的鮮有成功案例。企業作為承擔主體是一定的,政府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產業資本回報率比較低,整個產業前期折舊率比較高,在資本金投入方面,在產業政策方面,要抵消折舊費用高,讓我們能夠和海外同行平等地競爭,政府可以繼續給予相關產業的政策。
問:你去年建議給企業“減負”,制造業的稅負是比較大的,你有什么感受?
李東生:第一,去年政府承諾減稅降費,非常有成效。TCL去年通過減稅降費,減少了6000多萬元人民幣支出,換言之增加了6000多萬的利潤。
出口退稅占用我們比較多的資金,去年整個出口退稅速度大大加快,減少了我們資金成本。政府提出給企業減稅降費的相關措施,我認為非常實在,政府做到了去年的承諾,給制造業幫助非常大。
第二,高端制造業當中,資本投入和技術投入不是很好,我們期待國家未來對技術壁壘、資本壁壘高的高端制造行業能夠出臺一些特殊的政策。
高端制造業在初期,投入明顯高于其他行業。如果政府能夠在這些產業投資和積累的前期制定出一些有效的支持政策,將會幫助中國企業度過前期相對比較困難的周期。這對我們確實影響比較大。
問:你對半導體產業在2017年的產業投資和產業鏈是怎么判斷的?
李東生:一個觀點很明確,中國企業和各地政府支持半導體芯片和半導體顯示的投入會很大。
在這兩個產業當中,半導體顯示似乎走得更快一些,因為中國企業投入比較早,另外在半導體顯示方面的發展似乎更加市場化。去年下半年半導體芯片存儲器價格上漲非常快,很大的原因就是這個行業由于之前資本回報率不高,大家都不愿意投,需求在過去幾年出乎意料快速增長,所以價格上漲很快。
半導體顯示方面,中國企業走的快一點,按照未來發展的趨勢,我有信心,在2019年前后,中國在半導體顯示方面將會成為全球產量最大的國家。
問:你如何看待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兩者應該如何協調發展?
李東生:我了解虛擬經濟比較少,我們也沒有什么虛擬經濟的東西,最近政府相關報告非常明確地提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包括制造業和服務業。服務業并不納入虛擬經濟的范疇,制造業和服務業應該是經濟的基礎。我們講第三產業,主要講服務業,它也是實體經濟。
問:2016年有很多外來資本舉牌實業企業,你對此怎么評價?
李東生:關于外資舉牌,我不想評論。但是有一個可以確定,就是外資不會舉牌華星、紫光、中芯國際這樣的公司,因為這種產業投資回報率比較低。以華星光電為例,我們已經投入500億元,雖然已經開始產生效益,但按照去年的利潤來看,我們的投資回報率可能不到10%。
我不太擔心有人舉我們的牌,我們希望社會資本能夠更多關注并愿意投資我們。正因為投資回報率不高,所以國家才有相關的產業政策在資本金方面,國家按照比例能夠先投一部分資本金,然后在企業正常運作之后再退出。你講的這個問題,我不太擔心。
問:你怎么理解企業家精神?
李東生:我們看全球工業發展史,沒有哪個企業能夠短時間內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除了互聯網企業。我是騰訊的獨立董事,見證了互聯網服務企業的快速發展,這是這個企業的特點。但是在工業領域,這種發展速度幾乎不可能,我也沒有看到相同的案例。
在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工業企業的積累需要堅韌不拔的精神,可能需要幾代企業家的努力。選擇了工業,選擇了制造業,一定要有這種思想準備。一定要有理想,有情懷,另外得要喜歡這份工作。我不是覺得自己在受苦,自己在背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往前走,我真不這樣看,路是自己選的,我喜歡做產業才堅持。
而且企業家還得要把這種情懷、理想、追求影響你的團隊。TCL集團有8萬人,除了基層員工,核心團隊至少有1000多號人。大家要志同道合,你影響他們,他們也影響你,大家向一個目標努力去做這個事情,才能夠有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