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前幾年國產電視的尷尬境遇,頻繁出現的一個詞是“缺芯少屏”。2016年,京東方和和華星光電出貨量逆市增長,分別躍升至全球第三和第五,中國大陸液晶電視面板市占率也超過中國臺灣躍居第二。“少屏”早已不是問題,但“缺芯”問題卻以另一種方式困擾著大陸廠商。
從整體電視市場上看,芯片的發展始終落后面板一步。8K作為下一代電視分辨率,雖然并未進入市場,但已頻繁在各展會亮相。
根據IHS Markit預測,8K屏幕顯示將在2020年突破200萬臺,隨著5G技術的突破,8K顯示屏也將加速發展步伐。但對于目前的8K技術,電視芯片與傳輸能否很好地處理8K視頻將成為市場化最重要的技術難點。隨著5G的加速推行和落地,芯片研發的困境將是8K技術推廣的最大阻礙。
相對于手機和電腦,電視智能化的發展進程較短,其芯片要求相對較低,發展也不如前兩者矚目。但隨著智能電視的發展,電視芯片的發展不但得到更多關注,也逐漸向高端化發展。在電視芯片領域,中國臺灣的晨星與聯發科聯合,占據了電視和機頂盒領域75%的市場占有率,但其芯片仍無法支撐更高端更智能的發展要求。
近年來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核高基”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等多項“強芯”政策扶持下,華為海思、海信、TCL等企業均加大了對智能電視芯片研發的投入,希望乘著政策紅利和電視智能化的東風占據高端芯片市場。
目前,華為海思芯片與創維、長虹均有合作,不但開拓了其智能電視市場,更是與創維、京東方聯合打造中國第一款完全自主研發的OLED電視。海信的“信芯”在其平板電視上大量配用的同時也成為聯想旗艦電視的供應商,為其他品牌所用。TCL也通過定增的方式涉足芯片領域,參股芯片廠商Amlogic,在國產電視芯片的領域跨出新的一步。
電視芯片面臨著高端化的困境,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正值家電智能化發展的浪潮,在這一時機,作為發展先鋒的電視行業正是各企業在芯片領域彎道超車的最優切入點。從高端電視芯片入手,再轉戰到其他智能化家電,不失為一條國產芯片進一步發展的道路。
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集團董事長鄧中翰在兩會期間表示,芯片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源頭,可謂“得芯片者得天下”。從手機、電腦到物聯網、人工智能,芯片的應用范圍還將愈發廣泛。
但另一方面,國產芯片目前還面臨著市場化的困境。廣州飛騰公司曾在去年公布,代號“火星”的國產芯片飛騰2000型基本追平了目前服務器芯片市場霸主Intel公司的E5型主流服務器芯片。但不管是“火星”還是知名的“龍芯”,其存在仍然被桎梏于實驗室,無法實現市場化發展。業內人士認為,配合政策紅利,將這些高端芯片投入市場,實現運用的同時對其升級改造,將會更利于其發展。
隨著智能化、物聯網時代的到來,芯片產業也將迎來爆發,能否把握浪潮,實現國產芯片的高端化和市場化發展,將會是國產芯片未來制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