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的引導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節,一個次產業一旦獲得政策支持通常就是一個“加溫”的訊號,從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充電樁、鋰電池、大數據、集成電路、晶片國產化等都是在政策紅利加持下,逐漸形成一股新的未來趨勢,尤其近2~3個月,在國內封測兩大廠日月光和矽品對峙之際,中國半導體產業正藉著國家意志及資本力量迅速崛起中。繼江蘇長電購并新加坡封測廠星科金朋后,南通富士通微電子日前也宣布收購國際大廠AMD在蘇州和馬來西亞檳城封測廠85%股權;更別提紫光集團自2013年起,早已積極進行海外購并,并私有化展訊、RDA等,在記憶體領域頻頻出手。
半導體產業鏈初步可分為上游的IC設計、中游的IC制造代工、以及下游的IC封裝測試等,上游IC設計所需技術層次最高,若以臺股為例,即為聯發科(2454),而中游IC制造代工不僅需要技術,也要投入龐大資金來設廠,以臺積電(2330)最具代表性,至于下游封裝測試屬于后段加工,資金及技術門檻相對制造代工低,臺股則以日月光(2311)為代表。現階段中國半導體產業正以擴大產能規模,收購取得技術,反壟斷及國產化政策加持等方式,切入國際大廠如Qualcomm、Intel及聯發科等客戶,并布局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方向,逐步以自主生產取代進口中,這時深耕半導體的臺灣業者就成了購并及入股的首選。
目前對于陸資來臺投資,中游IC制造已經開放,下游IC封裝測試也在陸資不能有控制權下有條件開放,僅有上游IC設計尚未開放;對此,近日經濟部長鄧振中已在立法院坦言,以國際趨勢及業者需求來看,臺灣IC產業有對陸開放的必要,他更進一步地提出了避免技術外流、保護商業機密、防止人才挖角,還有杜絕產業外移等四大原則,作為有條件開放陸資參股臺灣IC設計產業的標準,兩岸半導體業在合作與競爭之間似乎有了新局,特別是對于投資而言,這一次的股價反應更讓人振奮,與過去完全不同。
以往當宣布開放陸資來臺投資某項產業之際,該產業中有機會被陸資入股的指標企業往往會出現大漲!但這次臺股的IC設計業者對于開放陸資入股反映卻不若陸股的半體體業者激情,11月23日傍晚《臺灣當局正考慮取消大陸對臺灣半導體設計行業的投資禁令》消息一出,陸股半導體業者紛紛表態,封測的長電科技(CN-600584)于11月24日攻上漲停,隔日創下近半年新高,來到25.01元,而半導體用電子化學品的上海新陽(CN-300236)自11月24日起,連續飆出三根漲停板!IC設計的中穎電子(CN-300327)不僅11月24日攻上漲停,后續更創下38.16元的歷史天價!更別提先前大舉增資的同方國芯(CN-002049)短短11個交易日由31.8元漲到73.29元,漲幅130%了!似乎市場等這一天很久了。至于臺股呢,看有多少IC設計股創新高就很明顯了。從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再到十三五規劃等,投資議題的“主導權”很明顯已由中國主導,片面研擬開放中國大媽來買臺股,但在中國仍是外匯管制下,可行性恐怕不高。
如果時光可以倒轉,臺灣半導體業者當年能提前布局中國市場,現在就沒有紅潮崛起了!這看似簡單的道理,人們往往在錯過之后才能學會。只是若以投資角度來看?不覺得現在中國半導體產業國產化的過程,很像10多年前臺灣剛興起的半導體產業嗎?世事雖有遺憾也會有希望,這一切真的愈來愈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