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團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路透社今天刊文稱,中國的芯片雄心加劇了芯片產業的并購潮,而且中國廠商的出價相對較高,往往超出對手承受范圍。但中國廠商部分交易也讓人困惑,例如涉足低利潤率的硬盤和內存芯片領域。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中國對海外芯片廠商毫不掩飾的興趣迅速被對手解讀為并購交易競爭更激烈,被收購公司身價水漲船高的信號。今年,芯片產業并購交易金額已經創下新記錄。
芯片廠商今年公布的并購交易金額已經超過800億美元。在物聯網推動各類半導體產品需求爆炸性增長前,芯片廠商通過收購同行擴大產能和獲得新產品。
瑞薩電子首席財務官Hidetoshi Shibata表示,“依靠技術進步實現有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規模和擁有更多樣的解決方案成為增長的關鍵。”
但是,中國的搶購推高并購對象的身價,使之超過對手的承受能力。紫光集團是中國發展民族半導體產業的先鋒,過去2年的并購金額達到100億美元,計劃未來5年在并購方面再投入約500億美元。
Shibata在一次采訪中說,“中國廠商出價很高。業內擔憂它們抬高并購交易價值,它們會成為龐大的競爭對手。”
參與并購的許多中國廠商都是非上市公司,例如紫光集團。4月份,一個中國投資財團與美國智能手機相機芯片廠商OmniVision達成以約19億美元現金收購后者的協議。
芯片咨詢服務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首席執行官漢德爾·瓊斯(Handel Jones)在談到芯片產業的并購交易時說,“并購潮尚未過去。我們知道許多并購交易正在洽談中,部分交易將于未來數周公布。”
瓊斯表示他預計內存和電源管理芯片廠商間將出現并購交易。
沒有恐慌
自2011年芯片產業的支柱PC市場見頂以來,芯片廠商的戰略已經“分岔”。部分芯片廠商將賭注押在高效能比的智能手機芯片、用于汽車的安全芯片、運行數據庫的服務器芯片,或用于大量家居產品的芯片。
芯片產業獨立顧問鮑勃·梅利特(Bob Merritt)說,“芯片產業出現許多細分市場,讓所有廠商都感到安全。傳統上,芯片和PC產業總是會出現大贏家和大輸家。”
由于先行者會對擔憂被甩在后邊的廠商產生促進作用,其結果是廠商通過并購整合技術和工藝。美國Microsemi成為芯片產業并購大潮中的最新參與者,當地時間周二出價25億美元收購同行PMC-Sierra。
市場研究公司Lux Research分析師帕拉維·馬達卡斯拉(Pallavi Madakasira)說,“廠商并不恐慌,但肯定有一定的緊迫感。”
困惑
中國的部分交易讓人感到困惑。部分并購交易,例如紫光集團收購西數15%股份,涉及增長潛力有限、低利潤率、屬于大路貨的硬盤和內存芯片。
臺積電總裁、聯席首席執行官劉德音在一次采訪中說,“有些并購交易讓我感到難以理解。”
分析師把中國廠商的許多并購交易,歸因于中國作為新興超級大國,在高端產業實現自給自足,開發可以與現有大牌廠商媲美的產品的愿望。
鑒于芯片產業已經在“動蕩中”,中國的雄心使得預測芯片產業的變化更加困難。Northland證券分析師格斯·理查德(Gus Richard)說,“人們紛紛認為收購更有效,并削減研發支出,未來3-5年如何增長?要預測芯片產業未來的發展很困難,因為人們的行為已經超出我認為的正常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