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政府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綱要提出,明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銷售收入將達到約560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約30%。到2030年時,“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業界認為,“國際第一梯隊”意味著出現與高通、聯發科比肩的中國企業。
2013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超過原油,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商品,逆差總額超過1400億美元。雖然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全球一半以上的芯片都賣到了中國,但是來自中國芯片廠商的芯片卻非常少。
相關專家認為,無論是手機、電腦、平板,以及正在崛起的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如果運行的都是非本土芯片,在信息安全上總是令人不安。在“棱鏡門”事件之后,世界各國對于信息安全更是空前重視。
出現中國版的“高通”,也是不少中國企業的愿望。小米公司是一家在中國很受歡迎的手機廠商,今年一季度,小米手機在中國出貨量甚至超過iphone。但是,芯片供應長期是小米的短板,國外供應商的供應不力,是公眾買不到小米手機的原因之一。所以,小米手機在第三代手機小米3中,已經開始嘗試使用中國芯片設計企業展訊的芯片。
綱要還提出,要建立產業基金支持行業發展,同時在稅收、人才等領域給予支持。據市場人士預測,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可能會獲得約兩百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華為公司24日發布的榮耀6手機,其中內置的是華為自主研發的芯片——海思麒麟920。盡管這款智能手機配置相當高端,但是售價只有320美元。這意味著,中端手機芯片行業又迎來一位有力的競爭者。但是,在售價更高的智能手機當中,基本都是采用高通公司的芯片。
隨著中國芯片企業的崛起,芯片價格或許能夠拉低,從而讓終端設備的價格更為廉價。這對于智能設備的普及,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目前,全球約有三分之二的手機還是非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想要進一步替代,價格方面還要繼續降低。隨著中國芯片企業的發力,智能終端價格下降的速度或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