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各大媒體競相報道了一則“喜大普奔”新聞——三大電信運營商將從10月1日起開始實行流量不清零計劃,即當月套餐流量未使用完不清零,可延續到次月繼續使用。有評論說這是運營商的“開竅”之舉,但在個人看來,更加接近真實的情況,是運營商被各方力量強行“撬開”!流量不清零即將開始了,但是,以流量不清零為典型代表的運營商的業務問題卻絲毫沒有減少。
本文就流量不清零問題及相關延伸問題做一些進一步的探討,希望引發一些一味糾纏流量問題人士的更多思考:
一、回眸一望,流量清零已經成了個哲學問題流量該不該清零?這是個問題,是一個業務模式問題,是一個與壟斷與否的問題,是一個法理問題,等等,歸納為一點,是一個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因此,該不該清零?似乎成為了一個關注終極目標的哲學問題。
本文不做過多口舌之爭,支持清零的有各種理由,各種現實其他服務行業的場景實例,不支持的也是如此。各有各的道理,主流輿論都認為不該清零。不過,還有另外一句話: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不是嗎?
但最終的結果是,少數掌握更高權力的機構和人發話了,流量要不清零!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主流輿論的看法,是不是被民意綁架,很難說的清楚!總之,流量不清零短期會直接造成流量經營相關業務營收的下降,長期看到底會影響到多大程度,還有待評估。所以,要說領著考核業績壓力的運營商高層“開竅”了,開竅那就是對這個“哲學”問題有了深刻的領悟了,這點我是不相信的。就是在執行政府行政命令而已!
二、流量不清零之后呢?照樣挨罵,挨更多的罵10月1日計劃推出的不清零,無需用戶申請,系統默認開通,運營商為做到這步,IT人員都在加班加點。但是,我們明明知道,不清零的流量只是部分,而流量的種類是多樣的。除了基礎套餐流量包之外,還有各種疊加包,此次不清零只是針對基礎套餐未使用完的。因此,可以預計,僅僅是這一步,仍然會有不少用戶不滿。
其次,流量不清零并不是運營商的開竅之舉,而是被動的,既有態度問題,也有實際的技術實現問題。用戶的套餐剩余流量到底有沒有被清零,如何再賬單上體現,等等,用戶也還是會抱著一貫的懷疑精神去小心求證。一旦用戶發現有問題,必定要大膽痛罵。
除此之外,運營商的系統不是一張大而統一的,各省有各省的心態和實際情況,因此在具體執行流量不清零的時候,也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步調一致很難,也必然要惹事挨罵。總之,如同在執行“提速降費”是被追著打一樣,流量不清零之后,照樣挨罵,而且只會多不會少。
三、解運營商人苦惱大法:盡快明確基礎電信服務公益性質無論是流量不清零,還是流量資費要下降(相關部門已經明確要求,年內資費下降的目標為30%)。我們都可以看到,盡管有三家運營商已經是比較市場化的競爭主體了,但是在關鍵的定價方面,卻不是足夠市場化的。
雖然相關部門也已經推動定價進一步市場化的法律法規,但從今年年頭開始一些對運營商的要求來看,運營商還是比較缺乏自主的定價權。拋開流量套餐好不好的問題,但任何一個套餐資費都是公開明示的,清零與否也是明示的,而且有不同價格檔次。按說,這是一個市場化的契約行為。對這樣一些問題通過行政方式進行干涉,這些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在提速降費、營銷費用壓降、反腐、降薪等一系列的問題壓力下,今年運營商終于爆發了一波中高層人員的離職小浪潮。運營商人整體上處于對前途的焦慮、不滿、抱怨、不平等情緒狀態下。如何安撫運營商人心,重新激起他們的工作熱情,靠所謂運營商人自己的業務創新轉型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簡單,創新轉型本身是件很困難的事情,自己都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情況下,創新轉型更難。
因此,個人認為,要解決運營商人的苦惱,最根本的出路就是按照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精神,盡快明確基礎電信運營商公益類國有企業的性質,明確定位。基礎電信服務就是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時代的基礎設施,主要以提高“接入”的效率和能力和降低“接入”的交易成本為基本目標。如此,運營商也就不用在復雜沖突的多目標中糾結和徘徊不前。
當然,定位為公益類國有企業,靠的是國家的財力做后盾,畢竟現在運營商還在貢獻著絕對數額不小的利潤。在這之前,該挨的罵還得繼續挨。但前提是運營商能夠更多按照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有話語權,而不是行政命令。在這種情況下,服務沒做好,挨罵也是活該!否則,要開竅,那是說笑!僅僅是糾結流量不清零這樣一些具體業務細節,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