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量已接近13億戶,其中手機網民數量已達6.5億戶。長期以來,基礎運營商在收費、服務方面受到消費者諸多詬病,網絡“又慢又貴”和流量用不完就清零等“霸王條款”成為矛盾焦點。天津市的王女士向記者吐槽,“當初裝寬帶時說好是10兆帶寬,可在家里用電腦上網經常還沒手機快。”
“許多人重金買來的高帶寬,僅僅是名義上的。”南開大學信息學院副教授史廣順說,寬帶和下載速度之間的比值是8:1,即8兆的帶寬理論上可達到最高每秒1兆的網速。可現實中很多所謂的“10兆帶寬”只是噱頭,其實是小區里很多家庭共用這10兆,分散到每個用戶自然會出現網速很慢的現象,上網高峰時就更加明顯。
手機上網套餐本身就貴,如不小心超出套餐,流量費更加驚人。上海市的方先生曾多次遇到類似情況,“一次是移動的號碼,只是多用了一個小時,就需要支付500多元;另一次是聯通的號碼,多用了兩三個小時,賬單上就多出了4000元,讓人無法接受。”
工信部副部長尚冰15日表示,將加強市場監管,打擊虛假宣傳,貫徹落實光纖入戶的強制標準,開放小區入網,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和知情權,并具體提出2015年底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的寬帶用戶平均接入速率提至20Mbps,其他城市提至10Mbps,力爭年底前手機流量平均資費水平和固定寬帶單位帶寬平均資費水平同比下降30%左右。
“在提速降費的同時,消費者更希望獲得公平服務和知情權。”電信分析師曾韜說,取締不合理的“霸王條款”將給網絡提速降費行動錦上添花,把賬都算到明面上來,讓消費者錢花得明白、放心,提升用戶忠誠度和消費積極性,運營商也將受益。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工信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李易認為,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提速降費將促使傳統電信運營商自我革新。當前,三大運營商也都在實施“互聯網+”戰略,北京移動有關負責人就指出,現在用戶通過線上客戶端就能夠獲得足夠的日常服務并享受常態性推出的資費優惠“紅包”。
“電信運營商要適應互聯網發展的潮流,就不能不犧牲短期的利益,降低流量資費,提升網速、提高服務水平,真正把市場培育起來,再分享技術進步的紅利。”李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