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話越發盛行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新用戶沖著低資費成為網絡電話大軍中的一員。“面值1000元的網絡電話卡銷售價為120元,而進貨價僅為50元。看到如此高額的回報,你還能按耐得住嗎?”來自山西沁源縣玉和鎮的楊先生就遭遇了這樣的“好事”。代理銷售手機充值卡,可以拿到1.5折,甚至是低于1折的代理價。楊先生很快算了一筆帳,面值30元的手機充值卡里面有100元的話費,8元就可以拿到代理價,銷售一張就可以賺取22元,這可是真正的暴利行業啊。很快楊先生就加盟了這樣的網絡電話卡分銷,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連串的煩心事。
1 網絡電話:資費便宜但信號極不穩定
記者從百度百科中了解到,所謂的網絡電話,就是采用先進的VOIP語音編解碼技術和網絡傳輸技術,把互聯網在語音上應用于手機,融合通信技術,用更少的網絡帶寬達到更高的通話音質。
據楊先生介紹,這種網絡電話被稱為“飛話”,即裝個軟件,利用手機上網的GPRS流量來打電話,資費是“市話6分/分鐘,長途1角/分鐘”。
楊先生表示,當初向他推銷網絡電話的,個個說得天花亂墜,免費的服務、便宜的資費讓我頗為心動。說是只要手機能上網,再裝一個軟件,就可以通過這個新裝的軟件打電話,話費非常便宜,市話每分鐘才幾分錢。而因為網絡電話不走移動、聯通等運營商的線路,就不需要向電信運營商交話費了。按這樣算下來,手機費每月能省一多半,太合適了。
2014年7月,楊先生看到代理銷售網絡電話卡高額回報的商機后,與山西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分銷協議,在長治地區進行產品的試點銷售。并交了首期30000元的代理費和先期2萬元的貨款(網絡電話卡費)。一切手續辦好之后,楊先生開始銷售網絡電話卡了。
然而,美夢還沒多長時間,銷售出去的電話卡很快就被退了回來,有人稱信號非常不穩定,常常通話中斷。有的一個電話需要撥打七八次才能打通。面對如此狀況,楊先生慌了,馬上與山西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聯系,得到的答復卻是這是正常情況,由于網絡繁忙,過段時間就會好。
可事情并沒有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接下來的卻是更多消費者的投訴和退貨。無奈之下,楊先生找到山西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始拉鋸式的協商。截止2015年3月,楊先生先后投入130900元,手里的網絡電話卡也不敢再對外銷售了。面對如此現狀,楊先生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了。
2 主管單位:網絡電話未經許可不得經營
網絡電話看似在給用戶帶來優惠的同時,也瓜分著傳統的通訊市場。移動、聯通太原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網絡電話的出現對業務造成了一定的沖擊,話務量有所下降。但對于這種網絡電話,運營商很難跟蹤、封堵,往往對它無可奈何。針對網絡電話充斥市場的情況,記者從相關主管部門了解到,網絡電話是通過互聯網實現通話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如果沒有國家的經營許可證是不允許的。
省通信管理局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通信管理部門一直沒有放開網絡電話業務,省通信管理局去年就曾對違規經營網絡電話業務的企業進行了查處整頓。按照現行的電信業務分類標準,網絡電話屬于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未獲得國家電信業務主管部門批準許可,擅自經營網絡電話業務的,就是違規經營。
究竟有多少公司在經營網絡電話業務,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數。據了解,有些公司獲得的是增值電信業務的經營許可,卻打起了擦邊球。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網絡電話盡管在語音質量、運行穩定性上都比不上固定電話,但其低資費的“殺手锏”,拉動著它的用戶群不斷擴大。這就使通信運營商的傳統語音業務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網絡電話帶來的大流量也使運營商面臨網絡擁塞的難題。業內人士估計,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產生的“違規電話”業務,導致的運營商收入損失和網絡運營成本增加,加上市場中銷售的“違規電話”使用的語音接入網關、網絡電話卡,以及由此帶給非法運營者的“豐厚回報”,總體規模已超過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