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業界各種交流分享反復出現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修訂的“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在此修訂的模型中,最底層的生理需求之下還有一個網絡接入的需求(有的用Wi-Fi表述,有的用手機上網流量表述)。模型雖有調侃之意,但也的確反映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上網流量已經成為大眾的剛需。也正是在這種發展趨勢下,包括運營商在內的相關利益體,在2014年的流量經營方面迎來了一次較大規模的創新局面。所以,個人將2014年稱為“流量經營”創新元年。當然,在這一年的創新中,也可以發現不少問題。2014年即將過去,2015年即將到來,本文試著對“流量經營”創新做一次要點總結,并對2015年的流量經營發展做一些展望預計,供大家探討。
一、2014年流量經營創新業務盤點
1.基礎的數據流量經營業務持續發力,后向模式成為“新常態”
時間稍微往前推一下,2013年8月份中國電信與網易合作推出移動社交軟件易信,推出后一個重要舉措就是輔以電信的手機上網流量進行推廣。到2013年的歲末雙節營銷以及春節,包括阿里、(新浪)微博、騰訊等在內的互聯網企業都紛紛采用手機上網流量作為營銷資源的方式進行推廣,這些流量由企業付費買單,這就是所說的流量后向經營模式。
進入2014年,首先是中國電信設立了綜合平臺開發運營中心,將流量后向經營作為該專業機構的關鍵業務。之后,該中心整合了電信各省級電信的渠道力量,并以天翼流量800微信公眾號作為突破口,先后與包括UC、高德、網易、搜狐等各互聯網細分應用市場的企業以及傳統快消品企業合作,在流量后向經營業務上取得了快速的突破。而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方面,也都同步推出了類似的流量經營后向產品。2014年虛擬運營商開閘,到目前為止,用戶規模剛剛過100萬,但在移動轉售業務的心態上,都將基于后向經營的模式作為差異化的主要方向加以對待,并推出了相應的服務。
特別是今年的世界杯期間,包括搜狐、騰訊等在內的視頻服務企業也都推出了手機免流量看世界杯的專區,與三大運營商合作,由企業付費或者運營商貼補流量資源。
總之,雖然流量后向經營模式從體量上還遠不能和前向模式同日而語,但就發展趨勢而言,一方面運營商已經把這種模式作為基礎業務創新的新常態來對待,在業務模式上貫穿全年。另一方面,內容流量后向一體化發展戰略已經得到運營商高層的認可。此外,2014年,無論是參與流量后向經營業務模式的主體還是具體業務形式(定向流量、非定向流量、流量包、流量池等等),都十分豐富。這也正是個人將2014年稱為流量經營創新元年的一些關鍵標識性事件。所以,在傳統基礎業務面臨OTT擠壓的情況下,圍繞手手機流量經營入口并切換到互聯網應用入口的后向經營模式,將是運營商電信業務創新的“新常態”。
2.流量可交易、貨幣化等:創新的最大亮點,引發行業熱議
在手機上網流量從前向轉為后向模式的過程中,運營商們還在2014年創造性的把流量可交易和流量貨幣化的問題提了出來,并使之產品化。成為2014年電信業務互聯網化經營的一個最大創新亮點,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在這個方面,有三個大的行業性的標志事件。
第一個是中國電信綜合平臺開發運營中心發布會成立時亮相但并不為業內重視的流量寶產品。該產品當時提出了流量三網流通、可轉贈、索取交易。但可能是由于產品成熟度和體驗的問題,以及產品宣傳推廣的策略問題,并沒有為業內重視。經過近一年打磨,在11月21日廣東互聯網大會上,召開了流量寶3.0產品發布大會,再次明確提出了流量可交易和流量貨幣化的概念,此后在極客公園組織的大會上,又積極進行了推廣。
第二個是緊接著在11月25日的北京移動互聯網流量創新大會上,中國聯通發布了流量銀行業務規劃。根據個人對中國聯通的動向了解,中國聯通一開始對中國電信綜合平臺包括后向經營業務和流量寶產品都持比較謹慎的態度,有不少人士評估認為不太看好,但實際上卻一直在暗中關注研究和積極吸取經驗。從流量銀行產品的體驗來看,畢竟是產品準備上欠缺,不如流量寶的體驗。但是,聯通明確把流量和銀行掛鉤,把流量貨幣化的概念更加顯性化。從而把流量貨幣化推向了更加廣為關注的狀態。
第三個,雙十一交易量突破新高阿里巴巴在12月1日宣布與運營商合作推出流量錢包。流量錢包定義為阿里為商家和用戶推出的一項營銷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淘寶、天貓購物或者參與商家的營銷活動獲得流量,這些流量可以儲存在手機流量錢包中,獲得的流量可以通過流量錢包提取到手機號碼或者轉贈給他人使用。從而實現了三網流量的流通。后續是否能夠直接按照流量價值進行相應支付暫未提及。
流量寶、流量銀行和流量錢包,無論是媒體的報道還是業內人士的解讀,流量可交易和流量貨幣化已經成為運營商流量經營創新的突破的關鍵方向。
3.參與的利益相關體多,產業聯動效應初顯
目前已經參與到流量經營創新的利益相關體有:三大電信運營商、虛擬運營商、互聯網企業(有些企業兼具虛擬運營商身份)、傳統行業企業(如綠箭、優樂美等),此外還有些是基于微信平臺的。免費獲得手機流量的活動得到更多的流量短缺用戶的歡迎,用戶規模持續擴大。從而具備了很好的產業聯動效應。
從一些主體的訴求點來看,有的是借手機流量推廣產品獲得移動端用戶數,有的是獲得更加真實有效的手機號碼等資源(獲取流量需要提供手機號),有的是以此構建更高的行業進入壁壘,提升新進競爭對手的行業進入門檻。有的是獲取新的商業模式突破,等等,不一而足。
總之,圍繞手機上網流量,產業的遐想空間進一步打開。剩下的,就是拼速度、拼運營能力、拼產品體驗等等。
二、2015年流量經營創新業務展望
當然,2014年的流量經營創新亮點很多,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下面結合一些關鍵問題來對2015年的流量經營創新做些展望。
1.流量貨幣化哪家強?
流量貨幣化給運營商帶來的不僅僅流量經營玩法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對運營商組織自身變革的要求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運營商推進流量貨幣化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而從參與流量貨幣化的主體來看,目前看得到的有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阿里、京東、歐朋(虛擬運營商天音控股旗下)等,歸納為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兩類。對應的問題來了:2015年流量貨幣化哪家強?
2014年中國電信流量寶走在了最前面,中國聯通更多還是停留在概念階段,產品運營方面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而阿里的流量錢包更多側重流量交易,離貨幣化還有距離。京東的流量貨幣化產品要在2015年1月1日后正式上線。其他各家也還主要是以流量可交易為主。因此,個人預計2015年流量貨幣化的實質性進展,仍然是中國電信綜合平臺的流量寶更強。
不過,個人曾撰文指出,流量貨幣化至少面臨支付與金融監管、財會處理和交易平臺三大問題。這些問題對于運營商而言是最大的障礙,盡管中國電信取得了先動優勢,但后續能否保持,阿里和京東的跟進不容小視。尤其是,在業務流程的打通、產品迭代更新的速度和持續運營的深度上,這都是運營商們比較欠缺的,這都受制于運營商的現行管理體制機制和決策流程效率。因此,運營商更強的先動優勢是短期內的,長期來看,還很難說。
2.來自資本市場回響:反應更積極
從行業熱點的轉載來看,流量貨幣化的報道和分析,包括金融界、和訊網、中金網等與證券有關的資訊網站和微博、博客的轉載較多,同時還有些相關的上市公司的關注,從這些動向來看,資本市場對流量貨幣化有甚至超過運營商的敏銳性。在中國聯通流量銀行發布后的情況來看,聯通的股價也有一定的反應。此外,包括資金公司等在的投資人士也對這個領域在積極跟進。
因此,2015年,資本市場有望對流量貨幣化有積極的推動。一方面,比如像中國電信在2014年明確提出了加大混合所有制的推進力度,運營商以流量貨幣化為契機進行新的混合所有制的操作是可能的。另一方面,一些圍繞著流量交易和貨幣化的第三方交易平臺可能會出現并獲得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總之,市場的反應是積極的。
3.中國移動的態度?
涉及到基礎電信服務,離開中國移動是無法真正有效玩得轉的。而中國移動2014年把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了4G業務上。而且,這一年也的確在4G業務上取得了先人一步的優勢。但是,4G業務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把流量資費打到了一個新低。在同樣面臨OTT的難題下,如何提高用戶的流量消耗水平,使得流量消耗的增長幅度高于流量資費價格下降的幅度,這是獲得流量收入增長的基本數學邏輯。因此,在其他兩大運營商以及虛擬運營商都在不遺余力的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勢必也要積極跟進。盡管在2014年也有一些流量后向的產品出現,但在流量貨幣化的業務探索上,中國移動目前來看是更加謹慎,在密切關注著。因此,個人預計2015年中國移動將會有更大的動作。
總之,流量經營創新是運營商互聯網化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業務落腳點,對于運營商的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和IT系統能力都是全方位影響的。因此,圍繞流量后向經營和流量貨幣化兩大方向的運營會在2015年持續加強。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更多,接下來還要面臨鐵塔公司運營帶來的調整影響。必須要加快速度,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