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電話本推出的網絡電話功能讓太多的圍觀群眾高潮了,即使大多數業內人士都不認為其在短時間內有撼動運營商的能力,但長遠來看,運營商費力搭建的移動網絡撐起的移動互聯網產業正一步步反向蠶食運營商的利益。
電信運營商的“危”
若僅論營收,三大運營商去年總營收12555億元,零頭都比BAT總和約1336億元的營收多,不過,看凈利潤的話,差距就沒那么明顯了,分別是1446億元和448億元。其實,更值得運營商注意的是BAT三家在移動端的表現。
根據BAT最近的Q3財報來看,百度來自移動端搜索流量持續整個季度超過PC端,移動營收在總營收比重達到36%;騰訊Q3財報顯示,QQ手機版與微信上智能終端游戲產生的總收入約為人民幣26億元,QQ和微信(含WeChat)月活躍賬戶分別達到5.42億和4.68億;阿里Q3財報顯示,GMV為5556.7億元,其中移動端占比達35.8%,移動端收入達到人民幣37.19億元,占比為22%。
BAT三巨頭與三大運營商交集點頗為耐人尋味。運營商們主導的移動網絡業務為BAT創造了廣闊的移動互聯網市場空間,在現如今已失去市場人口紅利的環境下,三大運營商之間的用戶爭奪越來越激烈,而此時BAT卻坐享運營商帶來的市場紅利,高速爭奪移動互聯網用戶。另一方面,BAT在移動互聯網獲得收益后,現在卻反過來開始有心思的撬運營商的墻角,尤其是騰訊,通過提供基于通信網絡的OTT業務以更低廉的價格與運營商爭奪用戶。
對于這樣的局面,運營商也在反思,似乎并不甘于淪為僅坐收基礎的通信服務費的管道,然而,多年經營產生的尾大不掉的體系問題讓運營商轉型乏力,如何參與到移動互聯網市場競爭是一個想解決又難以解決的問題。
微信電話本網絡電話功能的熱炒,再次為運營商敲響警鐘,若還不能做出有效措,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業界所言的運營商管道論就會成為現實。然而,鐵塔公司的成立從另一個方面開始讓運營商的管道地位存在隱患,當鐵塔資源共享之后,運營商之間更多的要是比拼營銷和服務能力,這又使得三大運營商不得不想辦法在移動互聯網層面爭奪更多用戶,以保證用戶對品牌和服務的忠實度。
目前運營商的處境危機四伏,下有鐵塔公司的間接堵截,上有BAT的兇猛圍追,而夾在中間的三大運營商之間競爭同樣激烈,對于三大運營中的任何一家來講都無路可退,而且是不進則退,所以三者都必須要想辦法參與到移動互聯網的競爭當中。
國產手機操作系統的“機”
實際上,三大運營商也在積極求變,前不久中國移動正式開始籌備互聯網公司,與此同時,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也成立了創業投資公司,用于拓展互聯網增值業務。在此之前,中國移動還將旗下手機音樂、手機閱讀等五大內容基地整合,成立了一家新媒體公司。
三大運營商已經陸陸續續在互聯網領域做過很多次嘗試,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一直未見起色。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網絡入口話語權基本已經被BAT刮分掉了,以現有業務形式來看,三大運營商仍然很難打開局面。
或許,只有重塑移動互聯網,三大運營商才更有逆轉的機會,而重塑移動互聯網需要從終端的手機操作系統進行動刀大手術,扶持同樣陷入發展困境的國產手機操作系統是運營商的一次機會。
電信運營商的“危”,正是國產手機操作系統的“機”;反過來看,國產手機操作系統遲遲無法打開局面,也給了運營商主導移動互聯網變革的契機。可以說,現如今電信運營商與國產手機操作系統的命運一不小心串聯起來了。
若從國家信息安全的角度,國資委支持運營商補貼國產操作系統手機的話,以三大運營商的補貼力度和銷量水平,三年時間即可讓國內移動互聯網出現實質性的變化。當然,運營商補貼國產操作系統手機時,最關鍵的是參與到產業鏈的建設中,至少要為自己孵化一個移動互聯網入口,最簡單的手段是整合產業鏈入口,建立運營商主導的應用商店,先控制移動分發入口。
運營商需要先明白一個道理,出貨量多并不代表能控制移動互聯網入口,小米已是國內最大的手機廠商,但小米不具備與BAT比拼的移動互聯網入口能力。就算運營商扶持的各類手機操作系統均受其控制,但操作系統也未必能控制移動互聯網入口,小米的MIUI用戶已經8000多萬了,但小米能難以稱得上入口。
硬件+系統只是控制入口的前提,并非絕對,最終的入口還在于移動APP的占有率,小米雖然沒有其他值得驕傲的移動產品,但至少MIUI系統自帶的應用商店為小米加分不少。在扶持國產手機OS時,運營商需要梳理包括系統方、硬件方的利益,除了資金補貼外,從長遠的角度還要與各方分享應用商店的移動分發入口價值。
事實上,運營商也不得不直接參與到移動分發市場。因為整個移動產業鏈,除了硬件廠商和系統廠商需要支持,圍繞系統而生的第三方開發商同樣需要扶持,沒有足夠的市場吸引力引入足夠多的開發者,就沒有各類手機應用,國產手機OS也就失去了對用戶吸引力。
作為移動分發入口僅是三大運營商扶持國產操作系統帶來的機會之一,運營商最需要改變的是目前對短信、通話服務的計費方式。此前傳聞的短信按流量收費,以及運營商的通話業務都應該借勢扶持國產操作系統做出創新并深度融入,直接取代微信的存在,提升系統自帶的短信、通話功能的粘度和使用深度。雖然其中有很多難度,但并不是沒有可能,電信和網易不妨基于易信做一些嘗試。
與此同時,運營商的營收方式也應該做出適應調整,需要像BAT學習,不斷調低2C端的用戶使用費用,開發2B端廣告業務、2B移動電商轉化、2C游戲以及增值服務等多種營收方式。例如,通過鼓勵用戶多使用其他服務,以此來抵消部分話費費用,逐步完成從前向付費過度到前向付費與后向付費并存的營收方式?!?/p>
理論上,打造移動分發入口、短信通話等業務與系統深度融合、改變營收方式等都是可以實現的,但實際能不能實現,與運營商的體系變革、運營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有關。目前來看,比較困難,要是換BAT來做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對于三大運營商來講,并是不要稱霸移動互聯網,也不是要與BAT競爭,而是要讓自身有能力處在移動互聯網的塔尖,擁有穩定的市場話語權,這樣才不至于被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論給革命掉了。
一方面是BAT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的步步緊逼,另一方面是國家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提升,運營商與國產手機操作系統擦出火花的可能越來越大,三大運營商能否借此轉危為機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嘗試,國產操作系統能否借此獲生對于國內互聯網行業也意義重大,當電信運營商與國產手機操作系統命運串聯,新的市場機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