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業界有兩大事:一是“雙11”全民瘋狂敗家;二是騰訊公司推出微信電話本,有“粉絲”高呼免費電話來臨,要革運營商的命。對此,筆者認為,談不上創新,更談不上革命,頂多是與運營商共贏,撈用戶流量費罷了。
微信電話本是新鮮玩意?非也。其實就是用戶安裝了這個App客戶端,在Wi-Fi環境下就可以免費通話,在3G、4G網絡環境下會消耗流量,1分鐘消耗約300K流量(這意味著最高需要收費0.15元,而便宜的電話套餐僅為0.09元每分鐘)。
微信電話本推出后,一度出現了注冊用戶太多,注冊碼接收不到,撥打失敗,語音不清晰等一大票問題。連運營商都出來解圍表示:注冊碼短信發送失敗與我們無關(不是我們故意找茬),我們支持互聯網創新業務。
筆者了解,此前包括易信、QQ等很多軟件,都已實現類似功能。那些把微信電話本說成革運營商命的人,只是對通信產業無知。
首先,微信電話本最大的賣點是免費通話。但這在西方不少國家早已實現—只要消費達到一定的數據套餐,通話就全免。將來如果實現VoIP化時代,技術上語音電話也不可能收費—只會收取你流量費。
其次,與傳統語音電話比較,微信電話本體驗不佳。微信革掉短信的命,可不僅僅是因為更便宜,而是因為能融合圖像、聲音、文字,體驗更加的緣故。但語音電話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別忘了,在大型演唱會,足球賽,數據網絡會立即癱瘓,但語音電話卻能保持暢通。誰會為了節省一丁點話費,去使用一個不清晰的電話服務呢?
第三,筆者咨詢過身邊一些用戶,絕大部分人現在電話分鐘數都打不完,但數據流量卻頻頻用完,需要不斷購買。需知道,微信電話本這個App本身是免費的,只是在安裝上傳通信錄后,把用戶的語音輸入轉變為數據收入而已。說白了,都是要消耗流量的產物。
因此,微信電話本本身代表著面向未來的一種嘗試,但要革運營商的命則幾乎不可能。如今運營商的局域網越來越大,同事、同學、朋友間,公司、學校內幾乎都是通話免費。所謂免費其實早已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