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4年12月26日,距離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第一批11家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正式發放營業牌照,就要滿一年了。一年的時光,對于一個行業,不過彈指一揮間,但對于進入嶄新領域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卻是波瀾起伏,沸沸揚揚的一段關鍵發展節點。
我們看到,隨著后續幾批對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營業牌照的陸續發放,國內先后獲得營業牌照的企業已經達到20多家。雖然進入通信領域時間有先后,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這些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的市場表現,呈現出迥異的運營風格。有的穩健扎實,夯實了基礎工作,從長計議;有的步履維艱,毫無章法亂了陣腳,前景堪憂;有的暗度陳倉,靜觀事變準備變現籌碼,三十六計走為上;最好的效果,有幾家在網用戶規模已經達到十萬以上,且漸入佳境。客觀看,這些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的不同狀態,都符合市場規律,也都是不同背景和目的下,出現的運營效果的差異化表現。
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在國內的開放,是通信領域深化混合所有制經濟探索的樣本,更是通信業多年來持續改革的試驗田,被賦予了一系列的期待。從政治意義上看,象征的符號必須飽滿,欣欣向榮,但市場規律是自有軌跡,有進入則有退出,符合競爭的本質。如此看待,隨著市場風云的變幻,初期獲得營業牌照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誰去誰留,基本成為一道必選題了。
如果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的正常退出,成為一種必然,中間這段時間,還有多久。是再過幾個月,還是再過幾年。按照目前已經獲得營業牌照的企業運營狀況,有些目前市場表現欠佳的,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半推半就,難有回天之力的,甚至在運營成本投入捉襟見肘,有退出意愿的,都應該給予一個回旋的余地。
從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牌照放開,對其運營前景呈現不同的看法,無論是左是右,是生是死,都沒有從中立的角度,客觀的看待在通信領域的新生事物。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全部垮掉,血本無歸,既不符合市場規律,更不符合自身代表的改革符號的積極作用,是與新一屆政府的發展理念背道而馳的。從大環境的要求,不能夠出現混合所有制經濟半路夭折的負面影響。而已經獲得牌照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全部存活,更是過于樂觀,一廂情愿的不切實際的理想。尊重市場規律,尊重用戶的選擇,才是最終決定這些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是去是留的重要標準。
其實仔細分析目前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的現狀,前景光明,運營效果突出的,無非有幾點。一是,在自身主營業務的行業所屬占據優勢地位,主營業務積累了相當規模的用戶群體,對主營業務的品牌認可度比較高;二是,在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的團隊建設上,選用了一批行業運營的優秀人才,充分放權,責任明確;三是,在運營開始到目前,從成本投入上,能夠實現較大的現金流保障,有雄厚的資本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四是,在結合主營業務的市場定位上,能夠采取真正的差異化策略,很好的在主營業務基礎上,實現了互為補充式的發展之路;五是,善于利用各種有利時機,在不同的舞臺,展示企業自身最佳的運營成果,并且積極嘗試多樣化的市場推廣活動;六是,在與政府主管部門的溝通,對行業組織的滲透上,都進行了戰略性的布局和積極的參與,從中發現資源,尋找資源,利用資源。反之,那些至今市場表現平平,還在第一階段拖沓的企業,無疑是最后被淘汰出局的第一批落伍者,至于是名單,我們拭目以待!
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批被淘汰出局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之后,繼續進行運營的企業,也不是一揮而就了。在接下來后續將要獲得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營業牌照的企業中,有更強大實力的企業,也會不甘落后,會迅猛的申請和加入,到那時,國內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市場格局,還要發生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這種變化,既是對傳統電信運營商的補充和挑戰,也是滿足廣大用戶多個層面需求的嶄新嘗試,無疑利好用戶的多樣化選擇,也基本達到了在通信領域,持續深化改革的初衷。
至于到最后,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商,在通信市場上發展用戶量的占比,是參照國外的15%左右,還是提升到20%左右,都有待于政策的調整,市場的變化,用戶的選擇,運營的狀況。但無論如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通信領域的試驗,必將顛覆以往國內通信業的改革經驗。這個樣板的必然性,也決定了自身發展路徑的長短,曲直,規模。這是一場摻雜了政治和經濟的行業博弈,許多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