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日前披露了2014年上半年業績,自此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年中業績均已出爐。從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對外公布的數據上看,基礎電信運營商盈利能力和用戶數增長幅度遭遇雙降。專家表示,除了“營改增”、運營費用削減等原因外,電信運營商盈利能力和用戶數增長幅度下降也與當前手機飽和度有關。為此,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均提出加碼綜合信息服務的口號,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的后向流量、定向流量模式正為雙方打開新的市場空間。
4G時代,電信業改革趨向輕資產化、重服務化,基礎電信運營商紛紛踏上轉型道路,涉足互聯網業務創新。從以往的應用基地模式到如今的資本運作、后向流量合作,電信運營商正在試水新一輪的流量經營轉型。
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公布的業績顯示,中國移動上半年營收3247億元,凈利潤577億元,同比下滑8.5%;中國聯通上半年營收1495.7億元,凈利潤達到66.9億元,同比增長25.8%,;中國電信營收1659.73億元,凈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12%。用戶數方面,中國移動的總用戶較2013年年底增長3.05%,凈增2341萬戶,達到7.9億戶;中國聯通凈增1402萬戶,總數達到2.95億戶;中國電信移動用戶凈減534萬戶,用戶總量為1.8億戶。
記者注意到,從利潤增速看,中國聯通的增速最快,其次是中國電信,而中國移動的凈利潤同比出現下降。而從營業收入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兩者的營業收入之和仍小于中國移動??傮w來說,用“慘淡”二字來形容三家企業上半年的成績單并不為過。依靠高額營銷費用支撐的收入增長已經難以持久,而話音業務收入的下降也導致了基礎電信運營商收入含金量開始下滑。
“不難看出,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用戶增長幅度大幅放緩,中國電信用戶數量甚至呈負增長態勢。以中國移動為例,2013年中國移動用戶數同比增長8.0%,而今年上半年,該數據僅為3.05%。”電信專家、萬方咨詢研究總監付亮表示,在2G和3G時代,用戶數量增長最為突出,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該紅利在4G時代已經基本消失。在業績報告會上,三大電信運營商解釋業績差強人意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場接近飽和。中國移動首席執行官李躍在業績會上說:“中國大陸市場上的移動電話普及率是93%,去掉高齡老人和低齡兒童,所有適齡人幾乎百分之百普及。”也就是說,靠新增電話用戶來維持增長的辦法已經很難行通。
另一方面在于營改增的影響。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預期,營改增對今明兩年的盈利表現仍有負面影響,2016年將逐步平穩,至2017年可起到正面作用。
“自6月1日開始試點后,營改增對基礎電信運營商的影響逐步顯現,最直接的壓力就是降本增效。”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副總經理何劍鳴表示,綜合稅負提高到7%左右,將會導致三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利潤大降:中國電信預計盈利下降52.5億元,中國聯通預計利潤下降將超100億元,中國移動預計利潤下降200億元,“為了降低這種負面影響,中國電信打算以4G推廣為契機進行結構調整,保證各項基礎電信業務與互聯網業務的平衡發展,以求未來繼續保持效益的穩定增長。”
互聯網業務新玩法
從2013年開始,有關部門就針對電信業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這些政策對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轉型起到促進作用。“從國際上看,通信行業都在面臨轉型,迫于語音業務和固網收入的萎縮,電信運營商繼續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也是4G時代的發展趨勢。”付亮表示。
那么,基礎電信運營商改革轉型的方向是什么呢?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表示,基礎電信運營商正在逐漸放棄語音套餐收入,轉向依靠流量經營作為主收入來源,凸顯基礎電信運營商流量經營破釜沉舟式的改革,“這背后的原因在于,‘外患內憂’倒逼電信運營商提速流量經營,最終向綜合信息服務商轉型。”
基礎電信運營商從最初的OTT強烈沖擊帶來的集體恐慌和抵制,到如今主動與互聯網公司合作,表明電信運營商轉型流量經營漸入佳境。
何劍鳴表示,中國電信和網易聯合推出的移動聊天社交應用“易信”用戶總數早已超過1億,并由此正式進入互聯網產品“億級俱樂部”。
與此同時,定位于“依托互聯網來發展電信增值業務”的中國聯通創投公司也于近期正式投入運營,主要面向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電子商務、文化及新媒體等與中國聯通主業協同的領域進行投資。
“4G元年,基礎電信運營商通過建立基地親自參與到OTT應用的內容制作中,眼下更是頻繁通過投資、參股、員工持股等方式試水混合所有制,加速打造綜合信息服務,加快去電信化轉型。”付亮介紹說。
7月21日,中國電信天翼閱讀引入中文在線、鳳凰傳媒、新華網三家共計13892萬元投資,占天翼閱讀增資后20.7%的股份。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表示,中國電信今年將以混合所有制經濟為導向,改變純粹依靠自我積累的單一發展模式,嘗試通過多種資本運作方式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新興業務運營格局。此外,新成立的中國聯通創投公司也將采用“創新孵化服務+投資平臺”的模式,獲取新的業務增長點和創新性人才。
此外,基礎電信運營商也紛紛與其他公司跨界合作推出創新業務。近期,三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紛紛試水互聯網金融。中國電信旗下的支付品牌“翼支付”不僅推出了貨幣基金理財產品“添益寶”,還針對上下游客戶金融需求推出了供應鏈融資產品“天翼貸”,顯示出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進一步布局的趨勢。中國聯通廣東公司聯合百度推出跨界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沃百富”,不僅可帶來理財收益,還可與中國聯通的話費及合約機套餐計劃緊密結合。
“基礎電信運營商還主動搭臺,吸引互聯網公司和OTT應用開發商前來‘唱戲’,將流量經營更進一步。”李易表示,合作方式一是直接向互聯網企業售賣后向流量,由網絡公司整合自身業務以“定向流量”方式贈送給移動通信用戶;二是與互聯網、金融等企業進行深度業務合作,共同為用戶提供“定向流量”與特色業務的整合服務。中國電信發布綜合平臺、中國移動牽手騰訊推出流量紅包、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推出“流量800”等都是對后向流量經營的有益探索。
4G時代加速改革
我國4G正式商用以來,用戶對數據業務的需求與日俱增,數據業務在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營收結構中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大。“在4G競爭中,除了不斷完善網絡運營和智能終端等產業鏈外,電信運營商的數據業務需依托更好的應用聚攏用戶,創造流量和增值服務。”李易表示。
對此,專家建議電信運營商要繼續深化機制改革。“基礎電信運營商涉足互聯網增值業務已久,在視頻、音樂、動漫、閱讀、游戲、應用市場均實現了布局,但在與互聯網公司的競爭中往往落于下風,根本原因在于體制等的掣肘。”李易說,因此電信運營商在考核機制、外部合作、商業模式等方面需要做出一定調整。
此外,基礎電信運營商還需多途徑吸引人才。在向移動互聯網轉型過程中,傳統企業經常會遇到內部文化、思維和人才方面的瓶頸。如何通過創投方式吸納新型人才并且留住人才,也是基礎電信運營商需要思考的問題。
而基礎電信運營商試水流量經營轉型,混合所有制成為關鍵一環。“混合所有制不是新瓶裝舊酒,而是在機制銜接和融合中激發國企活力。在具體實施路徑上,與民資合作、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業界共識。”付亮說。整體來看,電信運營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從嘗試到實質推進正在“步步為營”,由三家企業合資設立的“鐵塔公司”就已為民資預留了入口,可以看作三家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嘗試。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要求,基礎電信運營商最快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各自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制定,最早于2015年展開實質性工作。
在4G商業模式方面,雙向商業模式是電信運營商發展的方向。“后向模式僅是對電信運營商傳統前向收費模式的補充,而不太可能取代前向模式。”何劍鳴表示,歸根到底,基礎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構建共榮的合作模式,提升彼此的聚合力,將更有助于雙方共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