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對于我國電信業來說實在是意義非凡,除了4G LTE牌照的發放,工業和信息化部還正式發放了首批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即“移動虛擬運營商(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簡稱MVNO)”)試點批文,11家企業獲得首批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牌照,虛擬運營商在國內正式登上舞臺。轉眼距離首次發放試點批文已經半年有余,第三批虛擬運營商名單即將浮出水面,一場如火如荼的通信業內“戰爭”也將拉開帷幕。
虛擬運營商:應運而生,順勢而為
所謂虛擬運營商就是租用基礎運營商的網絡,獨立開展電信業務的企業。1998年,挪威Sense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個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目前國內獲得牌照的虛擬運營商經營的為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即從擁有移動網絡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購買移動通信服務,重新包裝成自有品牌并銷售給最終用戶的移動通信服務。
移動通信轉售企業不自建無線網、核心網、傳輸網等移動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但必須建立客服系統,可依需建立業務管理平臺和計費、營賬等業務支撐系統。虛擬運營商可為用戶提供基于自身品牌的通信服務,包括將短信、話音、流量等重新組合為更靈活的套餐,發售SIM卡,發展相關增值服務等。也有人對基礎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的關系做了比擬:基礎運營商為虛擬運營商提供面粉,虛擬運營商則將其加工成為蛋糕和面包。
至于為什么會有虛擬運營商的成立和存在,一方面是由于行業需求——通信行業逐漸飽和,語音、短信等業務開始出現下滑,將民間資本引入電信業可以發揮其創新靈活的優勢,促進通信業平衡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緣于用戶需求——隨著用戶消費需求逐漸差異化、個性化,所需要的業務需要精準細分,傳統的基礎運營商在此方面行動較為遲緩,也由于整個企業的體量龐大和企業性質的牽制,使得在細分市場的快速、自由的決策有著些許的力不從心。
也可以說虛擬運營商是應運而生,順勢而為。
差異化: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顯示,首批獲得虛擬運營商運營牌照的11家企業包括阿里(北京萬網志成)、京東(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天音通信、浙江連連科技、北京樂語世紀、北京華翔聯信、北京北緯通信、北京迪信通、北京分享在線、巴士在線、話機世界。第二批獲得牌照的8家企業包括蘇寧云商、國美電器、深圳愛施德、廈門三五互聯、蘇州蝸牛數字、中期集團、長江時代通信、遠特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這19家虛擬運營商可以說來自各行各業,囊括了電商、終端渠道商、云計算服務商、游戲服務商、金融企業等等。而也正是由此,虛擬運營商們憑借著自身優勢特色,各自發揮。
由于基礎運營商早已占有通信市場,虛擬運營商經營的只是移動轉售服務,其推出的SIM卡大多被用戶作為上網或者其它用處的備用卡,由于成本限制,虛擬運營商僅憑低價是無法取得一席之地的。而最能發揮虛擬運營商本領的則在于越來越趨于細分的用戶市場和更自由的套餐組合。這不僅可以使虛擬運營商發揮各自優勢設計個性人群的定制計劃以及增值服務,還可以讓虛擬運營商劍走偏鋒躲避與基礎運營商的利益紛爭。
以電商行業的阿里和京東為例,阿里的特別之處在于將資費進行統一標準劃分,包括語音、數據、短信在內的所有資費都將化作流量單位來收取,并且阿里巴巴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其將會與來往、阿里云手機、手機淘寶、天貓等平臺進行創新性結合。而京東則更為明顯,除了主打自由的無套餐計劃之外,京東通信還將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與網購平臺結合,入網用戶可以優惠價格在京東平臺購買“特權”特價商品、自營商品免配送費、甚至購買商品還能贈流量語音通話時間。
樂語則是基礎通信業務上推出共享套餐,在此之外,重點打出健康牌。入網用戶可佩戴各種智能健康設備進行身體數據的采集,通過與云端的信息傳輸實現健康數據的采集和管理;用戶通過170的手機號賬戶,登錄妙健康App平臺,把分散在各設備終端的數據匯總到統一的云平臺,實現運動、體重、血壓、血糖等跨平臺數據共享。
而身處金融行業的中期更是將通信業務與金融服務掛鉤,使用戶能夠享受在通信基礎服務上的金融理財等服務功能。
另外,虛擬運營商更是打著流量不清零的口號吸引用戶,這讓這兩年備受“不清零”輿論聲音質疑的基礎運營商也備受煎熬,也開始認真考慮相關事宜。
用戶與市場:幾多歡喜幾多愁
目前,虛擬運營商紛紛密集推出自家“170號段”號碼以及各自的資費方案,截止目前就已經有14家虛擬運營商公布了其資費詳情。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1至10月份,我國智能手機產量達3.48億部,比2012年同期增長178%;全國電信主營業務收入達到9713億元,同比增長8.6%;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突破10億GB,同比增長68.9%,成為信息服務消費的主要增長動力。根據國信證券估算,虛擬運營商從3大運營商分出的市場份額將在每年100億元以上。
雖然推出的套餐、品牌眾多,虛擬運營商的市場潛力也是巨大的,但反過來正是因為眾多選擇,同樣會給用戶造成一定的選擇障礙。
虛擬運營商牌照雖然馬上就要發放第三批了,但最后存活的運營商可能并不多,甚至有業內人士預測其最終能夠活下來的虛商或僅為1/3。
在未來,虛擬運營商的成功,很有可能將不是由于通信業務本身,而是憑借著其現有自身主業與通信業務資源進行捆綁營銷以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和利潤的增值。
主要移動虛擬運營商列表
虛擬運營商 合作基礎運營商 產品
阿里通信(萬網志成)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親心
愛施德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u.友
巴士在線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 中麥清新卡
長江時代 中國電信 “長江”系列
迪信通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迪加
分享在線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 “集”、“享”
國美極信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極”系列
華翔聯信 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華翔”系列
話機世界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 “裸卡”、“話機九九”
京東通信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京東自由行
樂語通訊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妙more
蘇寧互聯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至簡
天音通信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天音移動
蝸牛移動 中國聯通 “免卡”系列
特色
折線計價,用的越多越便宜,以鼓勵消費者多使用,將語音、短信統一折算為流量,所有手機業務都統一為一個結算單位,方便統計和計費系統調整。
可自由定制套餐,按需分配,可進行通信資源轉增、主副卡共享。
擁有資源池(即可向他人轉贈分享流量、語音時長)。
細分市場,對于普通用戶、政企用戶、重度上網用戶進行不同的資費分類。
業務經營向多元發展,如云計算、可穿戴設備、內容服務等。
精細劃分市場,推出集團客戶與個人用戶(主要年輕人群)的不同業務模式,集團客戶擁有企業級移動辦公平臺。
針對三類群體推出不同套餐:家庭用戶、年輕用戶、企業用戶,家庭用戶主副卡共享,企業用戶可自主分配資費。
未來將提供基礎通信+專業應用+定制化服務的通信集成解決方案。
整合與用戶“衣食住行”相關的百貨、超市、酒店、交通、金融等行業。
提供基礎通信服務,包括語音、短信、3G流量等業務,與自家電商業務掛鉤;增值服務,例如:電子圖書,電子音樂,電子游戲,云盤等。
主打健康服務,用戶佩戴各種智能健康設備進行身體數據的采集,通過與云端的信息傳輸實現健康數據的采集和管理。
取消傳統套餐,語音、短信資費隨使用量增加遞減。
多人異地共享和轉換套餐、流量兩年不清零。
語音和流量可相互轉換,購卡同時語音時長、流量已經包含,游戲行為可換取通信資源
消費模式
最低消費7元 ,自定義手機套餐。
自由套餐服務費10元,通信費用按資費標準收取,可享受折扣。
最低消費6元,可額外購買流量、語音時長。
分三類套餐,最低檔49元,可進行額外通信資源的疊加,流量自動升檔。
2款手機套餐,分為5檔套餐和15檔套餐,最低檔19元,可疊加流量、語音包。
16款套餐以及9個套餐疊加包,可在原套餐價格基礎上享受折扣價格。
五種套餐,分10-16檔不等,最低消費8元,通信資源可累計。
三種資費計劃,可進行自由組合或按套餐進行消費。
兩類資費計劃,一類無套餐合約月租9.9元,一類分為9檔套餐最低29.9元。
無套餐、合約、低消,實時收取費用。
三檔套餐,最低檔89元,包括語音、流量、WIFI時長、短信、彩信內容。
無月租、無套餐,來電顯示5元不可取消,按使用量進行收費。
5檔套餐,最低檔17元,共享卡號每月5元。
直接以一定金額購買sim卡,其中包含一定時長語音及流量,無套餐月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