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運營商走入了一種誤區,即以比拼營銷來代替技術升級,大量用戶其實還停留在2G時代,卻被忽悠為3G或4G,而運營商忽視了實實在在的技術提升和基礎建設,使得大量3G用戶在體驗上缺乏良好感受,也直接讓用戶對4G普遍無感。
7月1日和13日,廣東白云機場的兩個電信貴賓廳分別悄然關閉。事實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全國各地機場、火車站加起來至少100家的貴賓廳會在近段時間內相繼停業關門。然而,這只是電信運營商大動作的一隅,更猛烈的風暴還在其后。近日有報道稱,國資委向三大運營商下發通知,要求在未來三年內,連續每年降低20%的營銷費用。根據測算,我國移動通訊+三年中將減少營銷費用240億元,三大運營商三年總計減少營銷費用超過400億元。
針對這一趨勢,《中國商報》記者張惠和筆者有了一次交談。盡管筆者的觀點不一定正確,但也作為一個參考意見羅列如下,供大家參考。
愚以為,時下運營商走入了一種誤區,即以比拼營銷來代替技術升級,大量用戶其實還停留在2G時代,卻被忽悠為3G或4G,而運營商忽視了實實在在的技術提升和基礎建設,使得大量3G用戶在體驗上缺乏良好感受,也直接讓用戶對4G普遍無感。時下4G大潮開啟之時,通過有關禁令,對其營銷行為進行控制,避免單純的“拉客”行為,回歸口碑影響是正途。很顯然,電信運營商將要告別過去砸大量營銷費用,“大手大腳拉客”的時代。
回歸到通信業的大環境來講,此刻三大運營商都面臨著傳統業務的萎縮和OTT業務的沖擊,沒有誰可以幸免于此隔岸觀火。如果還在一味的只喊口號式的忽悠消費者,而不在業務技術上挖掘,其未來堪憂。
必須認識到,在4G時代電信運營商會感受到更多OTT的力量,其在3G時代所提倡的視頻通話、網絡電視以及應用服務等,都被互聯網企業以各種方式的OTT挑戰過。OTT將在4G時代獲得更大發展,而電信運營商過去的增值服務,會越來越被替代。
針對這種趨勢,電信運營商需加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是硬件服務,提高覆蓋率和穩定性,并給用戶更多元化的選擇;二是軟件服務,利用自己的平臺優勢,以互聯網思維來打造一批核心應用,去應對OTT的挑戰;三是積極在移動支付、移動游戲等領域進行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