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范式,通過塊鏈式結構可以驗證和存儲數據;通過分布式的方式、共識算法,可以生成和更新數據;通過密碼的方法可以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而通過智能合約可以編程和操作數據。
區塊鏈將構筑數字時代的社會信任感
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看來,區塊鏈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構件。從農業經濟走向工業經濟走向數字經濟時代,業界希望建立一種數字化的社會信任感,區塊鏈無疑成為優異選擇,區塊鏈將構建更加安全可信的互聯網基礎設施。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 王志勤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志明指出,區塊鏈本質上是期望通過分布式的方法建立可信的機制,重新建立社會信任關系。這樣的信任模式可以從傳統的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模式轉化為人對機器的信任模式;另外,社會治理模式從傳統的信息技術輔助的模式轉化為基于規則的法治模式;同時也可以實現行業基礎可信環境的建立,實現個人和機構的商業、社會信用數據的跨行業融合。
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志明
從市場應用來看,區塊鏈是一種市場工具,可幫助社會削減平臺成本,讓中間機構成為過去。區塊鏈也將促使公司現有業務模式重心的轉移,有望加速公司發展。
從底層技術來講,區塊鏈有望加速數據記錄、數據傳播和數據存儲管理模式的轉型。區塊鏈本身更像一種互聯網底層的開源協議,未來甚至會徹底取代現有互聯網的底層基礎協議。
從社會結構來看,區塊鏈技術有望將法律與經濟融為一體,顛覆原有社會的監管和治理模式,社會組織形態也會因此發生一定變化。區塊鏈最終會成為引領人們走向基于規則的法治社會的工具之一。
區塊鏈應用前景廣闊,產業鏈各方紛紛布局
區塊鏈是多種技術的集成創新應用,具有數據公開透明、信息安全程度高、可追溯性強等特征優勢,應用前景十分廣泛。區塊鏈應用探索范疇正在由數字資產向供應鏈管理、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社會公益、版權保護等更多領域延伸拓展。
王志勤表示,區塊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應用逐步深化,表現在以下四大方面:首先,區塊鏈應用逐步細分,過去主要應用在一些政府的包括一些確權和土地登記等方面比較有局限性的領域,目前區塊鏈逐漸向很多實體化的各行各業擴展,擴展到包括農業、金融等領域;其次,區塊鏈創新創業熱潮涌現,目前北上廣深以及杭州是區塊鏈創新創業企業數量非常集聚的地區;再次,區塊鏈產業融資加速,區塊鏈投資近年來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最后,技術創新日趨活躍,從專利數來看,中國處在第一位,當然可能在質量方面還有差距。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創新日趨活躍,正加速與實體經濟融合,美、英、韓等國競相布局,并在多領域探索推廣應用。而我國也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應用,2016年我國發布的《“十三五”信息化規劃》明確指出,要加強量子通信、未來網絡、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基礎研發和前沿布局。國內已有20多個省市或地區發布了區塊鏈政策及指導意見,積極開展區塊鏈產業布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將區塊鏈的應用作為著力突破的核心技術標準。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 王新哲
在政策、技術、市場等多重力量推動下,國內越來越多的產業機構開始重視并參與到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探索。骨干的IT企業加快區塊鏈的領域布局,一批新型初創企業迅速崛起。
“區塊鏈行業正進入2.0到3.0的過渡階段,1.0時代以數字貨幣為典型特征,2.0時代以智能合約為典型特征,3.0時代以基于規則的可信智能社會治理體系為典型特征。”鄭志明如是說。
挑戰猶存,五管齊下促其健康發展
雖然區塊鏈發展迅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整個區塊鏈的發展和應用仍然處在試驗階段,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面臨技術、應用、人才、法規等方面的挑戰,需多方探索。
“在技術方面,區塊鏈在性能、能耗、生態、安全、監管方面面臨挑戰;在應用方面,缺乏‘殺手級’應用,區塊鏈的不可替代優勢還未體現;在人才方面,市場上的區塊鏈人才供不應求;在法規方面,區塊鏈治理、規則和標準等仍不健全。”王志勤如是說。
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效率、安全性、穩定性有待提高,應用場景模式尚不明確,與行業需求深度融合的解決方案仍然有限,個別企業夸大區塊鏈應用范疇,誤導群眾,濫用區塊鏈概念,進行投機炒作等行為,也給行業發展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而與國外相比,國外區塊鏈研究以基礎技術平臺的研發為主,國內以應用開發為主,所以建立我們國家的國家主權區塊鏈基礎平臺迫在眉睫。
綜上可見,區塊鏈尚處于探索和研究階段,其廣泛的推廣應用仍需一段整合和發展的過程,需要產學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概念、技術、應用路徑等方面激濁揚清、去偽存真,推動區塊鏈基礎核心技術研究和行業應用落地,促進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作為信息行業發展的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十分重視區塊鏈的技術研發、應用推廣和產業發展。“今后工作中,工信部將加強與各方面的協同合作,努力推動區塊鏈技術健康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工信部正在展開5方面的工作以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一是深入研究把握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二是加強區塊鏈核心技術能力建設;三是支持開展區塊鏈領域的創業創新;四是積極構建完善區塊鏈標準體系;五是加快完善區塊鏈發展政策環境。”王新哲透露。
成立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 首輪“摸底考試”成果發布為推動區塊鏈發展,信通院在2018年4月牽頭發起了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旨在推動區塊鏈基礎核心技術研究和行業應用落地,加快可信區塊鏈標準的更新迭代,支撐政府決策,促進區塊鏈行業良性健康發展,提升我國區塊鏈國際影響力,成員單位已從成立之初的158家發展到目前的225家。
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成立了包括標準與評測、開源社區、區塊鏈即服務、區塊鏈安全、工業應用、電信應用、溯源應用、供應鏈金融、知識產權等在內的11個項目組,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在各方的努力下,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已經在標準、評測、開源、研究報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制定了可信區塊鏈的系列標準并組織進行了首輪標準評測活動。經過嚴格的技術測評和公平公正的專家評審,共有20家企業的產品通過了本次功能評測,7家企業通過了性能評測。在峰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區塊鏈主管、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辦公室主任卿蘇德對可信區塊鏈評測結果進行了通報。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區塊鏈主管、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辦公室主任 卿蘇德
信通院匯聚了225家區塊鏈企業共同啟動了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形成最廣泛的行業共識,編制了可信區塊鏈系列標準,整個標準分為19個指標、95個評測項。依據一手匯聚的最前沿的數據形成了十大觀察,卿蘇德主要圍繞區塊鏈底層架構、共識算法、計算模型、賬本數據庫、隱私保護策略、密碼算法、智能合約、監控管理、多底層支持、性能測試這10個方面進行逐一匯報。
卿蘇德表示:“現在區塊鏈廠商已經完成了測評的必選項,已經達到了我們對區塊鏈產品的基本要求。參評廠商在可選部分各有側重,在監管管理、數據鏈控制、多平臺支持、共識機制、多加密支持等方面有不同表現。與此同時,參評廠商在硬件加速、因素保護算法方面也有一些創新,性能表現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