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技術之一
韓景倜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教授
歷史上每次的金融變革都離不開技術的創新,從傳統金融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都是基于安全的條件下,以金融業經營成本的降低和資金周轉效率的提升為訴求,使信息的加工能力滿足決策的要求,從而不斷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 金融是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因子,而金融科技乃是新型金融活動的重要載體,區塊鏈技術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技術之一,再次掀起了金融變革的浪潮。區塊鏈是在對等網絡環境下,通過透明和可信規則,構建不可偽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塊鏈式數據結構,是一個由群體維護的共享賬本系統,它能夠可靠記錄、追溯任意兩個參與者之間直接進行的交易,讓鏈上交易更具公平性,價值轉化更便捷安全,加快了貨幣流通。區塊鏈的分布式結構以及基于數學算法的低成本信任建立機制為金融領域創新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思路。
區塊鏈技術如何服務實體經濟——以汽車供應鏈為例
杜宇 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區塊鏈實驗室負責人
認為,目前汽車供應鏈面臨巨大挑戰,上萬種零部件,幾千家上游供應商,造成供應鏈層級多,供應商的金融信用差異大;同時,零部件供應商的平均應收款賬期很長,間接向主機廠供貨的小供應商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金融平臺致力于解決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萬向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是以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為中心企業,通過持牌金融機構對其供應商提供融資業務。零部件制造商會獲得融資服務收益,可以深入了解各級供應商的相關情況,并可以使整個供應鏈效率得到提升。目前正在將項目將推廣到多家大型汽車主機廠,資金方也將更多元化。并將與央行動產融資登記平臺進行對接,解決重復質押、多重融資的合規性問題。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金融平臺將繼續努力促進產融一體化和長三角供應鏈一體化的良性發展。
區塊鏈技術的社會數據痛點在哪里?
李俊 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信用社會的發展,在中國從80年代的電子化,到90至2000年代的系統化,再到2010年后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應用,不斷嘗試在用技術手段增強信用體系建設。而國際上的征信與信用走得更早,形成了不少大型的信用征信公司和相關的應用體系。雖然技術體系不斷升級,但在信用協作的領域,各個難點、痛點問題,依然沒有得到顯著的改善,主要的痛點包括:1、數據歸集難。來自不同體系的數據是信用協作的核心,目前需要進行歸集之后才能更好的發揮信用作用,但數據權益的保護意識和數據歸集中的風險,都造成了數據歸集的難度高,確權難度大,維護成本和運營成本也是一個巨大的開銷,并且有其上限和瓶頸。2、數據可信難。數據的來源不同,數據的生命周期和流程也不同,如何確定數據的可信度是很大的挑戰,除了部分權威方,很多的數據無法自證清白,造成數據源頭的可信度失真。3、沉沒的數據。除了現在已有在政府、企業和大型公司中系統中的數據,個人和中小企業有大量的數據散落在日常的商業和生活過程當中,因為缺乏有效的可信的系統和工具,這些數據無法被串聯起來而形成數據資產,來支撐個人和中小企業信用的加強。4、數據控制難。特別是個人和中小企業,缺乏IT系統和其他的數據控制手段,無法有效對數據進行確權、保護、使用知情等流程的參與,也造成了個體無法對自我的數據進行更好的管理與控制。個體行使授權和隱私保護,都需要更基礎性的公共性協同設施來支撐。
區塊鏈并非無所不能
張紹華 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副主任
區塊鏈通過塊鏈式存儲和分布式共識機制等技術手段解決了分布式系統、泛中心化系統的“信任”問題,切中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平臺型經濟體、虛擬組織、實體聯盟以及一體化、全球化帶來的“信任”痛點,可以應用到很多鏈條型、聯盟型、社區型、生態型等場景中,通過技術構建不同主體的信任,從而降低交易成本,增強相互協作和社會活力。但是區塊鏈的技術特點也喪失了高效率、規模化處理特性,并且區塊鏈技術實施代價相對較大,穩定可靠性還有待提高,因此常規的業務處理系統、數據分析系統以及主體之間博弈度低、記賬型數據復用度低等場景不適合用區塊鏈技術。同時目前區塊鏈還沒有適合機構業務運營形態的產品系統,也沒有適合互聯網形態的工具產品;一方面說明區塊鏈處于高速發展期,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和前景,未來會涌現一批“獨角獸”和“巨頭”企業;另一方面也側面說明了當前很多場景確實不適合用區塊鏈,否則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應該出現很多“爆款”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