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全區24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3.9%。其中,67家智能制造裝備、智能硬件、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汽車電子等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企業產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50%,同比增長11.8%。
北碚區是如何把大數據智能化產業推向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高速路”上的?
實施行動計劃全面發力
“在全面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行動計劃中,區里通過制定行動計劃,開始全面發力。”北碚區經信委負責人說。
到2020年,努力建成全國重要的智能產業基地和大數據應用示范城區。這是北碚區在實施行動計劃中的目標。
按照行動計劃的要求,3年后,北碚全區的智能產業企業規模要達到100家以上,并形成智能裝備、智能網聯汽車、集成電路、軟件服務多個智能產業集群,智能產業規模達到800億元。
同時,將建成3個智能工廠、30個數字化車間、300條數字化生產線,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58。
與此同時,北碚還確定了重點任務:在智能產業發展上,重點發展汽車電子及核心零部件、大數據智能軟件與服務、智能裝備及終端三大主導產業等;在傳統產業的改造上,以大數據智能化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普及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智能新產品、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提升傳統企業智能化水平。
在具體的產業布局上,北碚區的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以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蔡家組團同興工業園和新城(工業拓展)片區為載體。
其中,水土組團依托中科院綠色智能研究院、中科曙光、京東方、上海超硅、川崎機器人、華數機器人、云計算大數據智能超算中心、9大數據中心等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和平臺,重點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電子核心部件、智能機器人等支柱產業,同步推進智能醫療、物聯網等新興產業。
蔡家組團在原有產業基礎上依托力帆汽車、四聯集團、重材院等支柱企業,重點發展智能汽車、物聯網、新材料等重點產業,推動傳統制造業生產車間、生產線的智能改造升級。同時,以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以開展智能化改造為主要工作內容,以企業上云為主要手段,推動制造業產業生態體系重構及企業轉型升級,打造云制造產業基地。
新城(工業拓展)片區與西南大學與澳門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發人工智能的契機,以億達軟件園入駐為起點,發揮大學科技園優勢資源,推進人工智能、軟件及信息服務、芯片及IC設計、汽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
“未來的北碚經濟,大數據智能化產業將是主體。”北碚區經信委負責人說。
機器人世界
用智能化改造傳統制造業
北碚顏宏齒輪工業有限公司雖是一家民營傳統制造企業,其產品從生產摩托車零配件到生產汽車零部件,但在用智能化改造傳統制造業中卻并不“落后”。
從5年前開始,這家企業就每年投入2000萬至3000萬元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的改造。公司負責人介紹,到目前為止,企業生產線中,80%以上都已由機械手或機器人操作。
持續幾年總共投入了上億元的資金,不斷地用智能化改造傳統的生產線后,目前已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公司負責人說,通過改造,生產一線的人工節約了50%以上,產品的合格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產值和效益提升了20%左右。
“目前,全區像顏宏齒輪工業有限公司這樣用智能化改造傳統制造業的民營企業已有一大批。”北碚區經信委負責人說,依靠大數據智能化促進全區民營經濟發展,已經收到成效。
北碚區的本土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占了多數。因而,在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創新驅動發展中,區里從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改造,加快轉型升級。北碚區經信委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又有力帆汽車、正川等24家企業啟動了30個項目自動化、智能化的改造。
在用智能化改造傳統制造業中,北碚還依托西南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培育了一批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促進科技成果在北碚的轉化,打造創新生態圈。據統計,目前為止,全區已建起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7個、高新技術企業87家、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2個。
用智能化改造傳統制造業,為北碚的工業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我們的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北碚區神馳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這是因為智能化改造讓我們的產品走向了國際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