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市公司木林森、IDG資本、光際資本、義烏國有資產運營中心組成的中國財團,完成對國際照明巨頭歐司朗旗下光源業務朗德萬斯的全資收購。
這是一起典型的“IDG資本式并購”。此前,外界一直將IDG資本歸屬為VC機構,但實際上,近年來他們已經在VC、成長型、并購、產業平臺四個領域下注。3月28日的IDGVIEW大會上,該機構合伙人過以宏首次對外解析了并購業務的幾個關鍵詞:長期持有、控股以及跨境。
相較于產業收購,對于IDG資本來說,更重要的一筆交易則是去年開始運作的對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即IDG集團的收購。其中IDG資本聯合光大控股、中國泛海、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集團投資業務(IDGVentures)的交易已于今年2月完成交割,IDG資本成為控股股東,而熊曉鴿的職位也由原來的IDG資本創始合伙人變為IDG資本全球董事長。
這筆收購的背后,展現的是IDG資本對調動全球投資資源的渴望。近日,第一財經記者也專訪了熊曉鴿,還原交易背后的故事,以及IDG集團全球投資業務的布局計劃。
聯合上市公司進行產業收購
目前,IDG資本所披露的并購案例主要集中在工業制造業領域,并且都是跨境資產。
在對朗德萬斯的收購中,木林森、IDG資本、光際資本、義烏國有資產運營中心共同出資成立了一家名為和諧明芯的公司,作為收購的主體。三家的出資額為:木林森以及義烏國資各自出資12.5億元,IDG資本聯合光際資本出資15億元。
IDG資本投資方向廣泛,主要包括TMT、醫療健康、消費、高端制造等領域。在工業制造方面,IDG資本主要布局海外擁有先進技術的工業自動化、核心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類優質資產。
此次對于朗德萬斯的競標中,國內有多家照明行業的上市公司都表現出了興趣,但IDG資本最終選擇了木林森作為同盟軍。IDG資本合伙人,同樣也是此次交易的主導者俞信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木林森有突出的成本優勢,但短板是欠缺大規模的下游出口,而歐司朗正好相反,如果能夠把兩家的優勢結合起來,對于產業鏈的價值會有很大的提升。
對于IDG資本來說,聯合上市公司并尋求控股的并購模式,也為之后的退出提前鋪好了路。收購完成后,俞信華等三位IDG資本的高管加入了歐司朗的監事會。
從2008年投資華燦光電開始,IDG資本已經在LED產業鏈上多方布局。另一項收購案,華燦光電收購美國傳感器公司美新半導體的交易,目前正在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進行審查。
而上文提到的光際資本,其中一個投資方向即整合全球排名前五的LED芯片供應商,形成LED上下整合平臺,并聯合A股上市公司,進行產業和跨境等并購。
“像歐司朗、飛利浦這些行業巨頭都面臨著來自中國的競爭,原來高成本、慢響應速度的模式一定沒有辦法持續。”俞信華認為,所以這些公司會選擇出售或者剝離這部分資產。
此樁交易最終的收購價格約為5億歐元。而此前市場對于歐司朗所出售的這部分資產的價值預估是7.2億歐元。
俞信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IDG資本對跨境資產的并購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品牌、核心技術,也有研發體系、銷售網絡,嫁接中國的成本優勢、供應鏈優勢,對于中國的產業升級是非常有利的。
人民幣持續貶值也在促使跨境并購升溫。但是,阻力也存在著,一方面是歐美的資產方、政府審查機構對中國資本仍然存在顧慮;另一方面則是我們國家的外匯管制趨嚴。
聯合外部資金設立大型并購基金
IDG資本的并購業務組三年前開始組建,團隊里多是具備國際投行工作經驗的成員,再搭配IDG資本的產業投資人,從人員組合來看,對標的就是大型券商的投行部門。
“開始做并購的出發點是長期性。”過以宏說道,基金到了一定的年限后就要退出,并購就更符合IDG資本對于項目長期布局的思維。
第二個出發點是尋求掌控,過以宏稱,IDG資本要學的是巴菲特和孫正義,“巴菲特和孫正義干的不是基金的活,而是產業投資的活。”
將外部資源利用得游刃有余,是今天兩大投資高手的武器之一。2006年時,孫正義曾經說服銀行借給軟銀大約2兆日元收購日本沃達豐,這筆收購成為當時日本最大的一筆杠桿收購,以至于后來孫正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都承認自己是“債務之王”。
IDG資本眼下也有了同盟軍。去年,光大控股和IDG資本聯合成立了一家大型并購基金——光際資本。光際的目標規模不低于200億元人民幣。
光大控股去年財報顯示,旗下共管理36只基金,總募資規模達到875億港元,同比增長了79%。光際是11只產業基金中的一只,截至去年年末募資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
光際主要關注的方向為金融科技及互聯網金融、泛娛樂和教育、消費升級、高端制造。這基本上也是IDG資本并購業務的幾個方向。
光際資本管理合伙人艾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光際資本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累計投資10個項目,包括投資愛奇藝、控股投資銀聯商務、全球最大的未上市C2C跨境電商獨角獸Wish,以及對于歐司朗的并購、華燦光電收購美新半導體和藍晶科技的案例等等。
艾渝同時指出,海外資產是光際資本收購的重點之一。光大控股CEO陳爽此前也提及,跨境并購的時間窗口從金融危機之后已經打開,海外市場估值較低,人民幣有泡沫化的跡象,配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國家戰略,跨境并購的機會在增多。
光大控股有資金、資本運作經驗,也有跨界業務牌照,而IDG資本有對產業的長期跟蹤和把握,兩相結合之下,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光際資本已經在德、美、中多個市場出手。
在光際資本成立之前,光大控股和IDG資本就有過一些投資上的交集,比如在Circle的D輪投資中,IDG資本領投,光大控股是投資方之一。在后來IDG資本收購IDG集團的交易中,也出現了光大控股的身影。
“雙方將把各自最好的資源以及項目傾注到這個基金之中。”艾渝說道。
去年9月,光際資本作價20億元投資的銀聯商務即光大控股旗下的投資項目。
收購IDG集團始末
今年3月29日,中國財團聯合收購IDG集團的交易正式全部交割。本次收購完成后,形成了兩家彼此獨立運作的公司,一個是收購了IDGVentures的IDG資本,另一個是收購了IDG集團傳統業務的IDGInc。熊曉鴿任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盧志強任IDGInc董事長。
此次共同參與本次收購的中國財團包括IDG資本、光大控股、中國泛海、中銀投集團。其中IDG資本除了控股IDGVentures之外,還參股了IDGInc10%的股權。而光大控股、中國泛海和中銀投集團均作為LP(LimitedPartner,有限合伙人)參與了由IDG資本主導的對IDGVentures的收購。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此次收購的是IDGVentures的全球業務,但這部分的資產占IDG資本目前總基金管理規模的不到十分之一。
這意味著,在中國做了25年投資之后,熊曉鴿用這樣一記收購讓自己擁有了調動IDG集團全球投資業務資源的權力。
熊曉鴿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IDG資本已經全部接管了美國、越南、印度、韓國等地的投資業務。收購完成之后,各地的投資團隊將保持穩定,投資將繼續著眼于各個市場的優勢項目,只是在人事架構上,由IDG資本全面管理。
盡管此前各地團隊也可以信息互動,但運作相對獨立,并沒有在一個大腦之下協調合作。此后,IDG資本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全球資源,從而實現打通全球產業鏈的目標。
熊曉鴿表示,未來IDG資本海外并購業務一定會堅持中國視角。
對于收購過程,熊曉鴿稱,談判和交易都比較順利。但因為有國內資本的參與,所以在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審核時花了一些時間。
在IDG集團創始人麥戈文離世之后,公司的全部資產轉到了麥戈文基金會名下,由其子女等家屬負責打理,麥戈文太太則負責腦科學研究院的管理。兩年之后,家屬提出想專注做腦科學研究院,并產生了出售公司的想法。
“我建議他們保留投資業務,畢竟這部分的收益更高,IDG資本愿意幫忙負責管理。但最終由于稅收等眾多原因,他們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整體出售。”
去年3月,也就是麥戈文去世兩年后,麥戈文基金會開始向外尋求收購,并且委托高盛尋找合適的收購方。
消息發布后,全球有30多家財團參與了競標。除了IDG資本,正在構建全球金融版圖的泛海也出現在了投標者名單之列。最終,在高盛的撮合下,雙方一起參與到了這筆并購交易之中。
雙幣種模式
IDG資本的投資業務迄今已經做了25年,在1999年之前,它都只是IDG集團旗下的一塊業務。1999年雙方正式脫離“母子關系”后的六年里,IDG集團一直是IDG資本唯一的LP。2005年之后,IDG資本開始引入更多的投資方,使得IDG集團逐漸成為IDG資本的眾多LP之一。而這一年前后,也恰恰是中國風險投資開始起步之時。
2010年,IDG資本開始募集人民幣基金,并且引入社保基金作為出資方。去年他們宣布,這只36億元的人民幣基金共投資了30個項目,已經進入收獲期。2015年最大的一只妖股暴風科技、旅游地產項目古北水鎮,以及在年初剛剛上市、最近股價一度超越貴州茅臺的吉比特都是IDG資本首只人民幣基金所投的項目。
熊曉鴿透露,第二期約70億元規模的人民幣也已經募集完成,社保出資額為24億元,比首期翻了一番。目前IDG資本管理的人民幣基金已經接近美元基金規模,并且人民幣基金的比例還將進一步上升。
但是,對于并購業務分量越來越重的IDG資本來說,美元基金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也是在完成對IDG集團全球投資業務的收購后,熊曉鴿調動全球資源的重要砝碼。
未來,IDG資本在每個產業的賽道上都將布局相應的并購基金,覆蓋高成長行業,手法上除了控股、參與龍頭公司,還將收購一些合適的上市公司控制權,打造自主性更強的投融管退平臺。但熊曉鴿也明確表示,IDG資本無論是投資還是并購業務都不會涉足住宅地產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