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科學報》報道,“這兩年大數據的風頭明顯蓋過了云計算,這不是好事。”近日,華為IT產品線大數據解決方案規劃總監徐興海在2015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上如是說。他認為,云計算已過了炒作期,在公有云的帶動下實現了規模化落地,“已經開始賺錢了”;而在去年,大數據的發展還在泡沫的破滅中,今年大數據已開始有走入應用的“苗頭”,“而不僅僅是炒作”。
除了從“炒作”到走向“泡沫的幻滅”,備受矚目的大數據在2015年還經歷了哪些變化?又將如何邁入2016年?幾個月后,由中國計算機協會(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編撰的第三版關于大數據的白皮書將發布,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潘柱延卻“提前泄密”,他分析了大數據行業的幾個關鍵詞:民生、多樣性和融合性、政策拉動、大數據生態。
十大趨勢不容忽視
據潘柱延介紹,去年的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大數據專家委列出了2016年大數據產業技術發展的十大趨勢,而這些趨勢可以解釋上面提到的關鍵詞。
“可視化技術推動大數據平民化被專家選為了第一大趨勢,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結論,工作組也感到很意外。”潘柱延解釋,可視化作為技術形態能排到第一,其實背后隱藏著大數據的平民化,普通老百姓和常規的決策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大數據的效果和價值。
大數據將引導多學科融合。不僅是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數學等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也將參與到大數據的前沿研究中。
大數據的安全和隱私也受到了持續關注。對大數據的威脅和對大數據所產生的副作用,以及大數據發展中的障礙會逐漸成為大數據領域的關注點。潘柱延指出,雖然現在并沒有針對大數據攻擊的大規模報道,但是安全和隱私方面的隱憂已令大家擔憂,這也是阻礙大數據發展的問題之一。
還有許多新熱點將持續融入大數據的模式中,形成更加平衡的路徑。而且,大數據將在民生領域重點應用,提升社會治理的效果。“和民生相關的,如智慧城市、應急、反恐等都會是發展重點,專家組認為這樣的領域可能實現爆發性的發展。”潘柱延說。
去年9月5日,國務院印發了《促進大數據
發展行動綱要》,并指出:將在未來5至10年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建立運行平穩、安全高效的經濟運行新機制,構建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務新體系。
CCF大數據專家組認為,該綱要將對大數據的發展起到推動性的作用,成為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的催化劑和政策標桿,也將推動地方政府出臺類似的配套政策。潘柱延指出:“除了學術、技術、商業的推動外,政策的扶持會產生很大作用,大數據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大數據創業公司在雙創政策的推動下,兩個驅動力會快速帶動大數據的發展。”
在學術技術研究上,深度分析會繼續成為推動大數據智能應用的代表之一。美劇《疑犯追蹤》中曾展示了大數據的最終極應用——人工智能體幾乎主宰人類生死的場景。在該大數據會議上,IBM的專家也展示了2011年曾挑戰人類智力競賽并獲得冠軍的超級電腦系統Watson。潘柱延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涉及與人的相關能力延伸,比如,決策、預測、精準推介等都將繼續是大數據技術和學術研究的重要應用關注點。
數據權屬與數據主權將得到進一步關注,
所有權屬和主權的利益沖突和爭奪都是來自數據資源化、數據價值化。不僅如此,大數據的應用領域還將從“老三樣”邁進到“新三樣”,即從互聯網、金融、健康這三個增長點轉換成城市、企業和工業數據這三大新增長點。
談到人才和技術的生態方向,CCF大數據專家組預測,開源將持續成為大數據發展的主導性的技術方向和技術平臺,測評則會以良幣驅逐劣幣的方式引導優秀的大數據技術發展,而各種各樣的創業創新大賽也會成為人才和技術生態完善的一個重要標準和驅動力。
大數據之變
根據2013年發布的大數據白皮書顯示,十大關注點在于:數據的資源化,大數據的隱私問題突出,大數據與云計算等深度融合,基于大數據智能的出現,大數據分析的革命性方法,大數據安全,數據科學興起,數據共享聯盟,大數據新職業和更大的數據。
而2014年的十大關注點是:大數據從概念走向現實,大數據架構的多樣化模式并存,大數據的安全和隱私,大數據的分析與可視化,大數據產業成為戰略性產業,數據商品化
與數據共享聯盟化,基于大數據的推薦與預測流行,深度學習與大數據智能成為支撐,數據科學的興起與大數據生態環境逐步完善。
基于此,潘柱延分析,從2013年到2014年,大數據從概念走向了價值。而從2014年到2015年,大數據出現了幾個明顯的變化點,如跨接融合、基礎互換和基礎突破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從2015年到2016年,大數據最重要的變化則是民生、多樣、政策和生態。
4年來,大數據受到關注的應用領域包括互聯網、電子商務、金融和健康醫療等,最新的關注領域則是城市化、智慧城市、輿情分析、社會安全等。
據CCF大數據專家組預測,2016年與城市、互聯網交易和企業相關的三部分數據可能會取得突破性進展,未來一年的資本投入將對該趨勢有所印證。
潘柱延透露,今年的大數據白皮書中重點討論的是大數據開放共享。
在調研中,CCF大數據專家組邀請了100多位專家講述2016年的大數據計劃以及對數據流轉的態度。調研結果顯示,業內專家都希望能自己收集數據,并利用收集的數據進行數據服務,希望能買到“數據機”,而專家和其所在的機構計劃賣“數據機”的卻非常少。
潘柱延指出,數據流轉整體處在需求大于供給的狀態,尤其是數據國際交換和賣數據。“希望通過政府開放共享,拉動數據交流和交換。政策性是大數據發展的重要指標,不可否認,大數據本身具有概念性,有泡沫存在,但是不能因為啤酒上有泡沫而放棄底下香濃的啤酒。”他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