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來自于魏武揮微信公眾號ItTalks,發布于12月17日,原標題為《私有化的潮流》。
一
搜狐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約(360今天宣布私有化)。
有人開玩笑說,因為在烏鎮,張朝陽和周鴻祎交流了之后,決定私有化。
這當然是玩笑。這種事,顯然不是一個晚上能決定的。
但當年上市盛況,真得宛若眼前。
二
當下,國內新經濟公司在資本上有兩個潮流。
其一合并,常見于未上市公司(但也有已上市的,比如優酷土豆,更有其中一個是上市的),還有一個就是私有化。
私有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回國內上市。
回國內上市的一個很直接的原因就是:國內市場投資者更認可——所謂市值可以更高。
倒不是說國內投資者沒有海外投資者理性,而是一個公司的業務你成天看得見和看不見,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這個道理就像我們中國人看非洲公司一樣。
就算你聽說MIH很牛逼,又怎么樣?
三
具體到搜狐。
張朝陽其實過去屢次抱怨華爾街對搜狐低估,他認為華爾街對投資者不懂搜狐的價值。
這話究竟對不對,不知道。
反正抱怨歸抱怨,搜狐依然在二級市場上。
但搜狐最近頗有麻煩。
本世紀初登陸美國股市的三大門戶里,新浪拿著個微博,最近一季財報還不錯。網易的跨境電商業務也風生水起的。搜狐原來依靠美劇在視頻領域中有市場,不過倒霉的事是,美劇這玩意兒,有司不待見。游戲業務,前陣子還有個很狗血的與宗教信仰有關的八卦,詳細就不展開了。至于搜狗,你們覺得搜狗是離騰訊近些呢還是離搜狐近些?
我個人的一個主觀性觀感是:有一天我在朋友圈里感慨了一句,兩三年前我認識的搜狐人,沒一個在搜狐了。
搜狐想要在未來依然在新經濟里有一席之地,轉型這個動作,必不可少。
偏偏一個二級市場的公司,轉型相當難受,到底每個季度都要交財報的。任何一個轉型,都是短期內投入大收入少的事。
也許,索性退了市,先潛心盤盤自家的業務,再國內上市,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四
對于中國政府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趨勢。
過去的互聯網二十年,創業板的動作遲緩,主板的上市制度,就新經濟而言,不僅在經濟層面上是失敗的,政治層面上,也是失敗的。
大量的新經濟公司去美國上市,不僅留下了VIE的尷尬,也留下了"失控"的感覺。
肉在自家鍋里,和在別人家鍋里,完全是兩碼事。
搜狐宣布接到私有化要約,與烏鎮大會的時間。。。肯定是一個巧合。
五
所以,一眾在海外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們,如果你們選擇退市回國,
不僅經濟上正確,政治上也正確無比。
當然,實在太大了,等等國內市場再大些,也是可以的。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