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雙十一”不一樣,作為馬云親自督建的物流干線,菜鳥網絡“雙十一”的新任務是運用大數據,協助天貓將更多的貨賣到更遠的地方去,從全球到中國更偏遠的農村——
2014年的“雙十一”,571億元的成交額刷新紀錄。馬云卻有點小焦慮,他最擔心的是接下去的物流。
比起“買買買”的瘋狂造勢與貼身肉搏的價格戰,“雙十一”的諸神之戰背后,物流戰是直達用戶的臨門一腳。參差不齊的服務水平、低效率、無法保障的客戶體驗讓物流歷來是電商備受吐槽的部分,物流體驗不好也直接影響用戶的重復購買與電商本身的品牌形象。這或許也才是京東自建物流、馬云親自督建菜鳥網絡的真正用意。
耕耘了兩年菜鳥網絡日前亮招,大數據將幫助“菜鳥系”在此輪“雙十一”提升戰斗力。在中國快遞協會2015年“雙十一”快遞服務動員會上,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表示,2015“雙十一”將是DT (Data Technology )物流元年。“菜鳥以后是一家數據驅動的公司,用數據驅動,織一張協同的智能網。” 菜鳥網絡快遞事業部總經理王文彬進一步解釋。
“大數據”深入毛細血管
在中通快遞上海轉運中心操作部傳送帶邊上,剛入職不久的操作員小王正在給快件劃號,他只需根據面單上的數字代碼進行標記畫號。接下來的分揀過程,分揀員將面單上的數字與自己負責區域代碼一致的件挑出即可。“分揀效率提高了很多,畫號、分揀基本不需要培訓,可以馬上上手。”操作部經理陳名華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
這是菜鳥網絡聯手中通快遞推行電子面單帶來的變化,以往包裹的二維碼,消費者的地址等等快件的相關信息都是中轉公司的員工一個個手寫上去,現在分揀員只需憑借數字代碼就很可以輕松將快件分揀歸類。電子面單的推廣在王文彬看來屬于DT時代的基礎設施服務,“電子面單比例越來越高,下一步就是全自動化的分撿。”據其預測,電子面單目前在全行業的覆蓋率約為60%~70%,“雙十一”期間可能沖到80%。
作為電子面單的基建部分,菜鳥今年花大力氣建成了中國最大的市級地址庫。“怎么把中國的地址庫,精準到市級、村、鎮,可以提升整個精準度,降低誤派送的比例。無論是快遞公司的效率、消費者的體驗都至關重要。”
申通快遞副總裁熊大海發現電子面單帶來了一些非常直觀的變化:首先,是成本下降,包括制作面單的成本和往下轉運的成本,占用倉庫的成本都在下降,同時帶來的是操作效率提高和差錯率降低,“所有的信息都濃縮了,核實信息非常明確,不用再去一張一張人工處理”。
但是在王文彬看來,僅僅實現電子面單普及顯然還遠遠不夠。“利用電子面單可以產生更多的附加值服務,比如通過大數據幫助我們做預測。”今年“雙十一”到來之前,菜鳥已經做了兩版預測下發到快遞公司。據菜鳥網絡大數據預測,今年“雙十一”期間包裹數量至少有3.5億件,遠超去年“雙十一”的2.78億件。不僅如此,預測可能細化到哪條線路可能出現問題,快遞小哥的簽收率能不能達標等等,實時數據也會及時分享給快遞公司,幫助他們做準備、調整運力。根據菜鳥提供的預測數據,中通在“雙十一”開始之前,完成自己的布防。完成了4000余家站點的改擴建;在原有15000輛各種攬收車輛的前提下,又新增2600輛攬收車輛及近15000名臨時攬收人員。這些都是大數據深入到菜鳥網絡與合作伙伴結合之后,帶來看得見的改變。
開辟新戰場
從天貓“雙十一”的啟動會上,看到馬云親自站臺拍下第一單的陣勢,今年“雙十一”全球化的用意也很明顯。阿里CEO張勇明確把全球化列為今年“雙十一”的三大重頭戲之一。
配合天貓的國際化擴張,菜鳥的全球化布局也在加速。2013年開始,剛成立才5個月的菜鳥網絡就與中國郵政展開合作進行全球配送,隨后又與新加坡、英國皇家、澳洲、美國等多家郵政,包括燕文、4PX等國際知名物流達成合作。據菜鳥網絡副總裁萬霖介紹,菜鳥網絡全球跨境物流日處理能力容量超過400萬單,擁有遍布全球范圍的74個跨境倉庫并開辟跨境專線16條。
御泥坊速賣通業務的負責人柳絮,今年8月體驗了菜鳥網絡的“無憂發貨”。在此之前,化妝品的跨境運輸始終很困擾她,沒有可靠的跨境物流供應商極大限制國際業務的發展。最夸張的一次,御泥坊從國內發往新加坡的貨物要先經過瑞典再運往新加坡。據柳絮介紹,使用菜鳥網絡“無憂發貨”服務,之前發往阿聯酋的訂單需要三十多天,現在半個月就運到。
在王文彬看來,2015的“雙十一”菜鳥同時面對兩個新戰場,跨境物流是其一,另一個則是農村淘寶。“預估到當天的單量可能會有近30倍的增長,對現有運路會是很大的挑戰。”菜鳥方面不僅需要根據大數據做預測,也會和合作伙伴往下一級農村鋪設服務點。據熊大海透露,菜鳥會和申通合作在成都這樣比較大的地區建立一些臨時的三級服務站,“雙十一”期間全國大概建立約200多個臨時的三級服務站,“如果量起來了,臨時服務站就可能留下來。申通也借助菜鳥的‘雙十一’之戰把客戶和運力保留下來。”
服務終極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提升效率之外,各大電商的物流之戰也燒到了對外輸送的運力上。
以京東為例,今年“雙十一”特別熱衷秀實力。之前京東上海“亞洲一號”的內景視頻首度對外曝光,焦點主要集中在“亞洲一號”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的倉儲設備和作業流程上。京東同時還透露,上海“亞洲一號”開始向第三方商家提供倉儲服務。除此之外,京東還在“雙十一”臨近期間,宣布對于服裝商家實行免京東倉配費用的補貼政策。無獨有偶,亞馬遜也趕在“雙十一”之前,發布了“物流+”戰略,針對中國市場全面開放整體物流體系。
從京東和亞馬遜此番“雙十一”的物流政策看,實際上都是想爭做物流平臺。這其實和當初馬云搭建菜鳥的初衷異曲同工。2013年,菜鳥組建之初的定位就是在全國鋪一張智能物流骨干網。童文紅清晰地給菜鳥下定位,是“社會化物流協同、以數據為驅動力的平臺”。
另據記者了解,作為阿蘇聯盟的重要合作伙伴,蘇寧物流今年“雙十一”也和天貓站在一起。據蘇寧易購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蘇寧物流自今年年初開放以來一直在承接第三方業務,蘇寧物流將作為菜鳥引入的首家具備倉配功能的服務商,蘇寧物流將與天貓的合作,首次承接來自其他電商平臺的業務,通過與菜鳥合作,蘇寧物流能將自己速度(2小時急速達)及服務(送裝一體)的優勢向外輸出,同時幫助天貓提升客戶體驗。
在業內人士看來,物流已是連續幾年各大電商比拼實力的重要戰場。用戶的直觀感受和消費決策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配送體系的時效性和服務體驗。各大電商拼物流拼到最后仍然集中在服務上。但與往年不同的是,物流爭奪戰也從消費者端擴張至企業級用戶。
從一開始,電商們可能為自身打造物流。當自建物流逐漸成熟后,為了分攤成本、提高使用率,會將余量開放出來。而電商物流之戰背后,或許會孵化出一個更大戰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