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提出,2020年底前逐步實現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資源、農業、環境、安監、金融、質量、統計、氣象、海洋、企業登記監管等民生保障服務相關領域的政府數據集并向社會開放。 CNSPHOTO提供
9月5日,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外公開。《綱要》提出了未來5至10年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要實現的目標,這是我國發布的首個大數據國家行動計劃,旨在全面推進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加快建設數據強國。
“這是我國第一次把發展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文這樣評價此次《綱要》的發布。“對推進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國家戰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將具有重要意義。”
治理和促進作用凸顯
大數據正逐漸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成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
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目前,大數據正逐漸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成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
《綱要》提出,從政府大數據、大數據產業、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三個方面著手推進大數據領域的十大工程。2020年底前,逐步實現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資源、農業、環境、安監、金融、質量、統計、氣象、海洋、企業登記監管等民生保障服務相關領域的政府數據集并向社會開放。
有專家表示,在未來,大數據將充分利用優質共享的信息知識和創新資源,不斷降低社會信息成本,通過基于大數據精準分析和科學決策,將有力支撐教育文化、健康醫療、電子商務、工業制造、現代農業等,提升傳統產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同時培育形成新產業、新消費熱點和新服務模式,促進經濟整體發展。
同時,業界也普遍認為,大數據對于宏觀經濟的推進,對于大眾創業、高科技創業的促進作用尤其大。在城市治理上,通過政府與企業數據的彼此開放和對接,交通、醫療、旅游、民政等領域,實現了效率上的提升,也被歸結于大數據治理的功效。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綱要》明確了行動計劃中的部分任務的完成時間:2017年底前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到2018年,開展政府和社會合作開發利用大數據試點,中央層面構建形成統一的互聯網政務數據服務平臺,跨部門共享校核的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信息資源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等國家基礎信息資源體系基本建成,2018年底前將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等。
政府數據開放要找準突破口
從國家的總體要求以及老百姓的需求看,政府公開數據及其他很多方面還跟不上百姓實際需求。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綱要》部署了三大任務,首先提及的就是要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表示,政府公開數據跟過去相比,應該是好得多。但是從中央的總體要求,以及老百姓的需求角度來講,政府公開數據及其他很多方面還跟不上百姓的實際需求。
那么,如何尋找到“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突破口?
毛壽龍建議,首先是中央政府的明確要求,要求公開哪些信息,而且不需要考慮任何后果。第二個層次是一種權力結構的要求,也就是說我們不能任何事情都要經過批準以后才能公開。第三,中央政府要求各級政府在信息公開方面有足夠的投入,因為信息公開也不是免費的,信息如果公布出去,投資的通道特別小,公布的通道特別小,信息即使放在那,實際上也有很多技術性的障礙,以及資源性的障礙。
根據《綱要》的部署,除了上面提到的任務和目標以外,數據安全同樣不能忽視。對此,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總裁王叁壽強調,要從內容安全、技術安全、交易安全三個方面加強防范。
此外,王叁壽還表示:“大數據本身作為一種資產,它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原來在沒有《綱要》這樣一個頂層設計的時候,各級地方政府還沒有把政府手里的數據資產激活。政府手里掌握著大量的數據資產、數據資源,一旦把這個價值釋放出來,我相信整個市場的規模會產生上萬個億,甚至成為繼互聯網以后最重要的一個產業。”
零售大數據潛力無限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把大數據上升到戰略資產這樣一個位置,從中國大數據市場整體規模來看,今年預計整體增長的速度應該會超過30%。
業內權威人士預測,在未來5到10年,大數據產業將可能迎來黃金增長期。根據國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數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到2016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38億美元。
但是,我國的大數據應用領域分布仍然不夠全面,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互聯網、市場營銷、電信、金融領域,而政府公共服務、農業類應用,發展還在原始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大數據未來的應用與推廣對目前處于轉型期的零售行業尤其重要。
其實,早在《綱要》公布之前,各大零售企業已經紛紛試水大數據管理。以阿里巴巴為例,其在2011年底的時候推出了淘寶指數,幫助買家賣家第三方用戶群體分析自己的產品走向,或者搜索的一些熱點,或者一些銷售數據的趨勢等等。
從整個零售業發展的趨勢來看,大數據是一個重要的引擎。
以O2O為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這是未來一個趨勢,而在O2O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大量的數據,怎么利用這些數據更精確地為消費者提供服務,讓消費者快速的精準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以及如何幫助消費者購買到質量有保證的商品,這些背后都需要有大數據支撐。這是整個零售業大數據發展的一個契機。
具體來看,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把大數據上升到戰略資產這樣一個位置,從中國大數據市場整體規模來看,今年預計整體增長的速度應該會超過30%,預計到2016年,整個市場規模會突破100億人民幣這樣一個規模。從整個零售企業數據的應用來看,應用率還不到5%,因此,零售業大數據蘊藏潛力是無限的。
到目前為止雖說在零售領域已經有很多應用出現,但是主要是在零售企業內部,進行企業內部資源優化配置這樣一個過程中。對此,資本市場雖然很關注,但是以大數據為核心競爭力來進行上市的企業還沒有出現。因此,業界判斷,未來三到五年,中國零售業大數據發展情況還是會從探索期慢慢步入到快速發展這樣一個階段,但是時間還需要三到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