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支付寶更新到最新的9.0版本,帶來眾多新功能,增強了社交屬性。但是,以往大家使用頻率最高的手勢解鎖功能卻要被強制關閉,這讓許多用戶大呼沒有安全感。雖然關閉手勢之后,會有來自眾安保險,賠付額度為100萬元的不限次數保險,依然有很多用戶表示:沒有手勢解鎖隱私怎么保護,不要逼我卸載!支付寶一時間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支付寶如何回應?
支付寶在9日晚間發表微博回應手勢密碼取消問題,表示支付寶有多層保障,就算手機丟失支付寶依然安全。支付寶擁有大數據風險防控體系“安全大腦”,如果不是主人,哪怕掌握了密碼,安全大腦也會阻止他挪用賬戶資金。并且,此次支付寶提供的不限次數的保險賠付,額度達到100萬元,也是對用戶資產安全的保障。
支付寶如此強勢 用戶怎么說?
網友-和君:目的可能是為了便于聊天,這點我也想到了,但是個人資產暴露無疑,現在可以綁定股票賬號,點進去買了什么股票都能知道。而且,大數據風控的原理到底是什么?我不想得到一個有保險保障的理由,我就想知道是如何做到風控的。
網友-花Shin:你有大數據可以保障錢包安全是好事,但是你至少給用戶一個選擇的權利,為什么非要取消手勢解鎖?
網友-嚴陽:手勢除了增加產品安全性,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產品隱私性”,包括賬戶金額、消費賬單、聊天記錄、好友列表,可是支付寶就這么霸道給去了,就不能添加可選項?
網友-曹毅:隱藏余額和顯示余額的方式是一樣的:關閉眼睛或者點亮眼睛,非常簡單的操作,那么,這個功能有什么卵用?
網友- Chao,懶:理賠對于很多用戶來說是有門檻的。一方面,很多人并不清楚理賠手續,要提供哪些資料,手續要走多長時間,是不是100%全額賠償?另一方面,已經工作的人不一定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走理賠程序吧?時間也是金錢啊!
網友-梁義:這年頭,情侶、夫妻、舍友、同事、朋友間、哥哥姐姐借用手機很正常是不是?手機丟了很常見的是不是?要是被拿到手機了,那么一些十分隱私的交易記錄怎么辦?況且,我給轉賬的那些人,我不想讓別人知道,不管是合法非法、合理不合理,我就是不想讓別人知道!
網友-何晟:你要強行推這個東西干啥,默認自動收費?小時候做夢都想全中國13億人,每個人給我1元錢我就是大富比,而現在支付寶的自動續費,不就是一大半的用戶,幾乎不知道的情況下,每人每年被他反擼1元嗎?
風控大腦到底是什么?
安全大腦就是支付寶借助大數據技術研制的一套風險防控體系,根據日常對支付寶使用者的各方面習慣的全面收集,經過高速計算判斷操作風險,來保障用戶的賬戶交易安全。風控大腦會根據賬戶、設備、位置、行為、關系、偏好六大維度,一萬條策略來判斷是否是主人在操作賬戶,只要不是主人操作,哪怕是掌握密碼,也無法進行支付操作。這當中涉及很多前沿科技,每個人觸控手機屏幕的方式不同,安全大腦借助陀螺儀、重力感應將你的習慣記錄收集。然后,通過指壓、接觸面積、連續間隔時間等,來判斷是否是主人操作。
支付寶借助大數據平臺的監測分析,對你所在關系網絡中的每個人進行信用判定,一旦與危險賬戶發生資金關系,便立刻警示。當賬戶被盜后,要把錢轉走,去到另一個賬戶。而如果這個賬戶和你從未有過資金往來,和你的朋友們也沒有過資金往來,CTU就會提高警覺了。如果這個賬戶不受安全大腦信任,很大程度會被攔截。因為安全大腦判定,這估計不是賬戶本人在操作。
用戶的行動軌跡也是安全大腦判斷的范圍,一旦在不經常購買的城市,安全大腦便認為此項操作可疑。0.15秒之內,安全大腦會通過一萬條策略的綜合評估,打出一個風險評分,評分高,會直接阻止交易或者進行二次校驗,繼續判斷是否是本人。
支付寶為何突然取消手勢解鎖?
使用O2O社交,在進入的界面有手勢解鎖無形中增加了用戶的進入成本。此次取消手勢密碼,無非是支付寶想讓自己被更高頻率的調用,爭取后臺常駐待遇,相比其他支付,原有手勢解鎖對高頻使用是個障礙。
其實,支付寶此次突然有此強制舉措,在之前并非沒有鋪墊。年初紅包功能讓支付寶大熱之時,很多人都會收到一個提示:手勢解鎖會影響您進入支付寶搶紅包的速度,是否取消?現在看來,這時支付寶已經開始引導用戶取消手勢密碼了。相信有一部分用戶跟筆者一樣,就是在那時取消了手勢鎖。
支付寶對于大數據風險防控體系的研究從2007年就開始了,只不過之前的安全大腦并未成熟,也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試煉,畢竟是否安全口說無憑。安全大腦經過支付寶八年的研究,已經逐漸完善,并且有了實際數據的支撐:安全大腦將風險發生率控制在了1/100萬。并且,在大數據技術日漸火爆的大環境下,大數據變為一種趨勢,人們對于這項技術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
使用習慣問題,應用大的改版都會受到用戶不同程度抵抗情緒,但其作用是開拓了市場還是讓市場萎縮,就要看增加刪改的功能是否被證明是真的有用、實用。筆者認為,支付寶作為活躍用戶達到3億以上的移動支付應用,其核心功能還是理財支付,用戶最關心的也是自己的財產隱私安全。其新版是否好用安全,還是要使用者來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