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企業開始紛紛改革、轉型。電信行業也不例外,紛紛加入大數據的競爭行列。隨著傳統語音業務低值化、增值業務互聯網化,承載電信業未來發展基礎的實際上是蘊含在移動寬帶、物聯網和云計算中間的大數據。正如《紐約時報》的評論,“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于數據和分析而做出。”它已經成為推動公司營銷、服務、管理深度轉型的重要課題。
以用戶為軸心 聯通大數據的乘法效應
看似“大數據”只與企業有關,面對消費者而言,企業對消費者大數據開放還比較緩慢。那么,于消費者而言,大數據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大數據的力量不在于數據之大,也不在于數據本身,而在于企業利用大數據做出更深入、全面的客戶需求服務。以近日媒體報道的“安徽天價流量費”事件為例,究其根源,用戶無法知曉自身的流量數據消耗量,甚至沒有查詢平臺能夠獲取該類信息。事件發生后,不論用戶自身,還是網絡運營商,都面臨一定的壓力。
據了解,中國聯通自2013年就開始開展大數據業務的運營工作,并面向用戶合理轉化為可視化數據分析平臺。今年聯通517網購節前推出的“沃的移動互聯生活”就是企業巧用大數據的創新例證。只要是聯通用戶,在登錄頁面輸入自己的電話號碼和服務密碼就能夠準確的獲得相關的用網數據。如,用戶在網時間、月均流量使用量、上網頻率,通話頻率等數據化信息,清晰地為用戶呈現出一份聯通大數據詳單。
“離散眼球經濟”是移動互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
所謂“離散眼球經濟”即通過對消費個體進行非連續的、間歇的和零散的時間段和空間段的注意力吸引,來獲得經濟活動中品牌利益的最大化。打個比方,消費個體的零散時空資源,如:等車、候機、坐地鐵、約會等待、工歇課間的注意力。特別一提的是,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以手機媒體為代表的移動通信流媒體的應用成為新一代“離散眼球經濟”的開路先鋒。
那么,離散眼球經濟與移動互聯時代的大數據又有怎樣的關聯?大數據的優勢在其獲取、存儲、搜索、共享、分析,尤為重要的是可視化地呈現。在移動互聯時代大數據被可視化呈現的案例不勝枚舉,但針對用戶可視化呈現的案例卻鳳毛麟角。以中國聯通為例,有效借助社會化媒體,在今年517網購節期間推出的“求合體”在線互動形式,即將用戶網齡大數據與產品營銷相結合,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易操作的在線職能服務。
一項新業務,抑或一個新產業的誕生,它當前健康的生存和未來可持續的發展都必須滿足一個最基本的必要條件,那就是“有核心優勢的滿足客戶的有效需求”。中國聯通在大數據深入分析、可視化呈現方面,徹底打破了電信行業單純的數據傳輸功能,開始從用戶體驗出發,為用戶提供“私人訂制”數據分析和數據整合,推動后電信時代通信服務向細致化、智能化的深度轉型。因此說,面向消費者開放大數據業務也勢必將成為通訊運營商新的市場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