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時代,散落在各處的個人及企業的信息,甚至是互聯網生活的細節,也被收集起來作為信用評級的基礎。
2006年,唐寧創立宜信,在街頭巷尾推廣“人人有信用”的理念,卻遭遇冷落。彼時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概念尚未誕生,信用價值說更是天方夜譚。2007年,范曉忻看到企業信用服務的巨大市場,他創立金電聯行,努力說服銀行“信用可計算,風險可量化”。數年的(合,讓他成為銀行眼中的“有理想的瘋子”。2013年,已從事小微信貸業務4年的支正春突然想到用互聯網數據對用戶授信。他四處與人交談,而多數人的眼神里透著悲觀。
這種悲觀并非毫無來由。林采宜和尹俊杰撰寫的《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征信體系》指出,目前央行個人征信系統共收錄8.5億人信息,其中約5億人只有經濟信息,無有效征信信息。
今天,以P2P網貸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然而信用審核卻卡其命門。P2P網貸的洶涌浪潮正在倒逼民間征信業務的發展。
目前,上海資信、安融惠眾兩家實力征信機構分別承建了網絡金融征信系統(NFCS)、小額信貸行業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MSP),這還遠不能滿足當下熱火朝天的P2P網貸市場。宜信、人人貸、陸金所等P2P領軍企業正在開發自己的征信系統。而在今天,大數據無疑是建立和完善信用系統的一個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