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每一個主流房企都有一顆熱愛中海人的心,萬科曾通過“海盜行動”從中海地產大規模吸納高級職業經理人,不少人后來成為萬科高速發展的骨干力量。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最近兩年,挖角傳聞逐漸遠離了中海?反而是萬科、龍湖、融創等企業的人,在人才市場更吃香?
1:在追趕中降速的中海
11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的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為151.02億港元,而相應的樓面面積約為112.68萬平方米。2014年1月至11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的累計合約物業銷售約為1340.38億港元,相應的累計樓面面積約為884.86萬平方米(包含了中海宏洋的170億)
從銷售區域來看,華南片區仍是主力,前11月華南片區共銷售315億港元、已售樓面面積150.8萬平方米。
其次依次為華東209.34億港元、110.84萬平方米;北方194.02億港元、193.33萬平方米;華北167.97億港元、98.29萬平方米;西部108.23億港元、71.29萬平方米;香港及澳門地區50.37億港元、2.25萬平方米。
中海今年前11個月的累計合約銷售額為1340.38億港元,表面看與去年同期的累計合約物業銷售1317.6億港元相當。
但相比同樣級別的企業,在2014年,中海是降速最明顯的企業。今年前10月,綠地、萬達同比增長超過30%,萬科、恒大、碧桂園同比增長也都超過15%,保利同比增長略低。唯獨中海出現下滑了兩個百分點,而2013年同期,中海銷售1216.4億港元,已經提前完成了當年上調后的銷售目標。
2:拿地的紅利減弱,曾經的法寶成為負擔
曾經的中海核心競爭力是依賴其國企地位、中建附屬公司的身份,獲得在大量的廉價拿地的機會,而且選擇的余地多,在正確的思維下,拿對了很多優質地塊,但最近幾年,隨著政策紅利的減弱,房企的競爭激烈,這種拿地模式已經不可持續,特別是受制于國企身份,為了配合地方政府,反而是拿了一些明顯是雞肋的土地,比如在東北三省的大量土地。這些在將來都是隱患。
比如在2013年,在長春,沈陽獲得了數百萬平米土地儲備,作為業內,你懂的,這些地方樓市現在是多么的銷魂。
3:項目分部逐漸失去競爭力,成本控制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品質。在土地紅利減少后,新常態的房地產市場,對運營速度的關注會超過簡單的成本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