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起,廣州市傷害監測正式運行,通過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番禺區中心醫院、越秀區兒童醫院3個傷害監測哨點醫院,收集傷害信息描繪“傷害圖譜”。監測結果顯示45.19%的傷害都是發生在家中。把收集所得數據進行“深加工”,還可提出干預和防范措施。(10月28日《廣州日報》)
談起科技創新,“大數據”已不算陌生概念,傷害監測系統正是大數據分析的實際案例。被譽為“大數據之父”的牛津大學教授舍恩伯格曾說,大數據不僅是數據分析,還要預測未來,為當下決策提供指引。從這個角度上看,傷害監測系統確實名副其實,各方都可從中獲益良多:
近半傷害發生在家中?家庭環境的安全性應該盡快重視起來。有孩子的家庭中,家具的棱棱角角是不是依然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刀具、燃氣等高危物品是否放在小孩接觸不到的地方?商家也應有所反思,通過分析傷害案例改進產品,避免造成更多傷害。此外,政府機關、學校等公共機構也應多關注這一系統,哪些時段、哪些地段容易發生哪些傷害,搞清楚了這些問題,對警力配置、醫療資源分布都大有好處。
說了這么多好處,還得提個醒。俗話說“科技改變生活”,但實際上科技掌握在人的手中,只有通過人的努力才能改變生活。因此,將大數據用好,關鍵還在我們有沒有運用數據的意識和手段。首先,數據來源可以更豐富,應用則可以更廣泛。單就傷害監測系統而言,樣本數據可從現有三家醫院擴展開來。
而在交通、氣象等民生領域,大量數據儲存在政府手中,都應想辦法活化起來,為民生服務。其次,有權威、有價值的分析結論應不僅作為第三方提醒,必要時應與政府決策聯動起來,比如發現某一類產品的共性缺陷造成傷害,可與工商系統的產品召回機制聯動;比如發現某種疾病發病率上升,又可向衛生防疫部門發布提醒。“大數據”時代到來,我們還需要更多“傷害圖譜”這樣“民生+科技”的項目出現。作為公共決策制定者,政府既應開放更多自身數據,也應主動擁抱更多數據分析結論,為科學決策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