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大數據”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勢不可當。但在具體工作中,如何運用大數據解決實際問題?江蘇省委人才辦領風氣之先,率先運作大數據手段為地方引才用才畫出路線圖。江蘇省中青年人才創業促進會會長趙永賢說:“大數據可以提升整個社會的管理水平,對于人才管理領域來說,更是迎來了一個得以邁上新臺階的大好時機。”
搭建人才大數據平臺
由江蘇省中青年人才創業促進會、中國縣域人才競爭力研究中心聯合撰寫的《江蘇區域人才競爭力報告(2013)》,采用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方法,在江蘇省有關部門提供的第三方海量數據基礎上,建立了區域人才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
報告數據庫展示了江蘇13個城市、48個縣市大量、全面、翔實的參考資料,涉及488個一級指標數據、1525個二級指標數據、4758個三級指標數據,以及為生成這些數據而參與運算的海量基礎數據。
“報告在全國首次構建了縣域人才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為各地人才競爭力評價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數據和模型參考。”江蘇省區域發展研究會會長張顥瀚介紹,據此指標體系,各市縣強項弱項一目了然。
“自2012年起,我們開始有意搭建大數據平臺,想方設法協調稅務、工商、科技、知識產權等相關部門,對各地各部門企事業單位的人才數據進行全面掌握。”江蘇省人才辦主任過利平說,“在大數據的基礎上,我們實現了對各地人才工作的全面客觀掌握,擺脫了過去依靠地方提供數據產生的各種掣肘和弊端。”
厘清人才發展長短板
報告顯示,江蘇省13市人才綜合競爭力前5名分別為: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48縣(含縣級市)人才綜合競爭力前10名分別為:昆山、江陰、張家港、常熟、宜興、太倉、丹陽、揚中、靖江、溧陽。
中國縣域人才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桂昭明指出,此次南京獲13個省轄市人才綜合競爭力第一,主要靠高校數量優勢帶來的人才優勢,但有些“關鍵指標”卻不理想,比如省級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只有蘇州的四成,甚至還遠低于無錫和常州;科技孵化器場地面積不到蘇州的一半,低于無錫、常州、南通。
“這就導致南京的創新能力比較強,但由于缺少創業平臺,對創業人才而言,南京的吸引力就不如蘇州、無錫、常州等城市。”桂昭明告訴記者,“報告在全國首次構建了比較全面、科學、準確的人才競爭力指標體系,有利于國家和地方對人才競爭力狀況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和把握,為其他地方人才競爭力評價體系的構建和應用提供了借鑒。”
根據報告結果顯示,影響區域人才競爭力的核心指標是高端人才的數量、人才的質量和結構、人才專項投入、人才發展平臺等方面,在評價排序中居于末尾的城市和縣市,都在這些方面存在短板。“這也為各地人才事業發展指出了保持已有競爭優勢、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改善提升競爭弱勢、彌補人才競爭力短板的路徑。”過利平說。
確定引才用才針對性
區域人才競爭力指標體系的建立,使人才項目引進和發展質量的評價有據可依。不僅打破了原先“一審定終身”的認定模式,而且將人才發展實績與人才項目升級資助動態結合。“大數據手段的運用,直接推動了市場競爭機制在使用、管理人才中作用的發揮。”過利平這樣認為。
桂昭明表示,人才流動的過程中,人才資源也會受到利益的激勵和驅使:“從報告分析結果來看,對于高端人才來說,事業平臺和產業環境是最吸引他的東西。”這一結論在國際上也有先例。例如,新加坡曾經推出“用最好的工作條件和最具挑戰性的工作來吸引最優秀的人才”的“三最”政策,使該國迅速發展成為國際一流人才的集聚高地。
“報告為江蘇各從事組織人事人才工作的領導者、實踐者提供了各地人才競爭力的指標數據,有利于各地對其人才競爭力狀況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和把握。”桂昭明說,報告也解答了一些現實課題,比如為何有的城市高薪也引不來人才?為何有的城市讓人才趨之若鶩?為何有的城市引才留不住?
“大數據不僅是一種應用性很強的實用工具,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中國人才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王通訊說,“每一個人才工作者、領導者都應該從對大數據的認識中,抓住工作重點,把握工作規律,提升人才工作的自覺性與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