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公募基金聯合專業互聯網企業已經或醞釀發行“大數據”基金,給基金印上了深深的“互聯網+”烙印。人們不禁要問,究竟什么是“大數據”基金,它又能為投資者帶來怎樣的回報呢?
選股標準是什么?大數據說了算
目前,市場中已有多只跟蹤不同大數據指數的基金。據不完全統計,其中既包括銀河定投寶、廣發百發100指基等已經發行一段時間的基金;也包括即將發行的南方大數據100基金;此外,博時基金也將推出兩只與淘金100指數掛鉤的基金產品。
值得研究的是,這幾只基金掛鉤的數據在選股模式中各具特色。其中,廣發百發100指基掛鉤的是百發100指數,該指數由百度與中證指數公司、廣發基金合作推出,業內人士表示,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入了“投資者情緒指標”。何為“情緒指標”?根據官方解釋,當某只股票被搜尋的時候,意味著有投資者對這只股票產生了關注。因此,股票在百度的搜索量某種程度上就可以反映投資者目前關注的股票以及投資偏好。將這樣的因子加入到傳統的量化模型中,就能優化選股模型。
而銀河定投寶追蹤的中證騰安指數是國內第一家由互聯網媒體與專業機構編制發布的A股指數。業內人士表示,與百度百發的思路不同,該指數并沒有利用互聯網引入模型因子,而是利用騰訊微博的影響力挖掘了一大批來自于財經媒體、證券投資、資本運作、行業研究等不同領域的專家以甄別股票。
即將發行的南方大數據100基金掛鉤的則是i100指數,該指數由南方基金、新浪財經和深證信息公司聯合推出。據介紹,該指數綜合財務、市場驅動、大數據三大因子形成選股策略,通過對財經領域的“大數據”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同時考量股票基本面與市場驅動情況,精選出綜合排名靠前的100只股票組成指數樣本股。
此外,上周“新鮮出爐”的中證淘金大數據100指數則是由螞蟻金服、博時基金、恒生聚源及中證指數共同發布的全球第一個電商大數據指數。其官方資料顯示,該指數是基于海量的電商交易數據,經過大數據與金融的碰撞后,產生的全球首個電商大數據指數產品。該指數量化投資模型由行業景氣指數、財務因子、市場驅動因子等構成。
量化模型創新 最終還需市場檢驗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傳統指數,大數據指數調整周期普遍較短。例如,i100指數、中證淘金大數據100指數和百發100指數的換股周期均為1個月,而像滬深300指數這樣的傳統指數,則是每半年調整一次成分股。業內人士表示,大數據指數樣本股調整周期縮短,可以起到攤薄風險、提高收益的作用。
事實上,國外也已經有運作得頗為成功的先例。在2012年7月,保羅·霍廷(Paul Hawtin)成立基于推特(Twitter)、新聞媒體信息等數據進行交易的對沖基金。根據CAYMAN ATLANTIC在其官網披露的基金歷史收益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0月,該基金的累計收益率達到51.05%,年化收益率超過20%,在基金運行的28個月中有24個月獲得了正收益,最大回撤為-0.33%。
那么,神乎其神的大數據基金真有那么厲害嗎?它是不是基金公司用來吸引投資者的營銷噱頭呢?對此,數米基金研究部主管王煒表示,大數據基金并不僅僅是一個營銷噱頭,“而是一種創新的量化決策模型”。他指出,大數據緊緊依靠數據、同時創新量化模型,確實可為投資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德圣基金首席分析師江賽春則表示,雖然現在許多基金都冠以“大數據”頭銜,但是“不一樣的數據來源和操作方法帶來的指數、投資決策是不同的”。因而并不能說所有大數據基金都很好,“最終還是需要市場對其進行檢驗”。
對于“大數據”基金的流行,江賽春也提出了質疑:“大數據基金的數據來源平臺非常多樣,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用戶,我們并不知道數據是怎樣被處理的,也不知道基金公司在挖掘數據后是否會加以處理再推出市場。”他認為,基金公司在挖掘數據后,如果再經人工加工,“那數據就會失去原本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