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供應鏈金融的“大蛋糕”,既有互聯網企業插足,也有傳統企業“搖身一變”,以最潮的形式——“P2P”參與進來,成為互聯網改造供應鏈金融的第三種模式。
對于這類公司而言,他們的“王牌”并不是大數據,而是其在傳統產業鏈中的“專業地位”,有助于其獲取項目資源、做好風控。相比于互聯網巨頭把業務開展在供應鏈金融的下游,他們則把戰場開拓在上游企業。
比較有代表性的平臺是今年5月上線的P2P“中瑞財富”, 該平臺專注于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目前以煤炭供應鏈為主。CEO張巍薇介紹,由于電廠采購煤炭后,回款周期長達90天,因此上游供應商的資金流動性較差,但是由于抵押、質押、擔保不足,信用信息不對稱,再加上行業周期性強,供應商很難獲得銀行授信,只能通過民間借貸來解決流動性問題,成本可高達20%以上。
“銀行對動產質押和應收賬款這兩種方式都做得少,因為把控不了風險。例如,銀行無力監管倉儲,今年9月的青島港事件正是因為倉儲監管環節出了問題。”公司CEO張巍薇介紹,“所以,我們也是在補充銀行的一塊業務。”
目前,中瑞財富上的項目大部分來源于其集團內核心供應鏈企業的上游供應商,上游供應商把應收賬款轉讓給P2P投資者,核心企業從下游收回賬款后,將資金打入一個由供應商和平臺共同監管的回款賬戶中,融資成本在12%-13%。張巍薇介紹,正在與鋼鐵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合作,開拓其供應鏈上下游客戶的融資需求。
業內人士介紹,這類P2P業務并非家家可做,必須依托于“核心企業”資源。因為核心企業的關系,平臺對上游供應商的把握能力較強,供應商會提供真實的業務票據,貿易真實性、業務風險都是可以把控的,無需大數據即可做好貸中監管。最后,核心企業的下游方企業通常也有實力,回款來源更有可控性。
張巍薇表示,大宗商品行業每年的融資需求達到上萬億元,P2P平臺的融資成本僅有12%-13%,因此一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P2P平臺“做到幾百億規模沒有問題”。上線5個月,中瑞財富累計融資額超過1.7億元,單筆在百萬元規模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P2P平臺為供應鏈金融打開了一個低成本的融資渠道,這一類基于應收賬款的P2P平臺正越來越多。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其瓶頸在于由于核心企業的上游供應商有限,因此項目規模將受限,深耕某一行業的P2P,如果要開拓其他領域的核心企業,可能會面臨核心企業的配合度不夠的問題。
目前,部分沒有核心企業資源的P2P平臺選擇與保理公司合作,還有一些線下的保理公司則在自建P2P平臺。例如愛投資、禮德財富等P2P平臺與部分保理公司合作,厚樸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則成立了硅谷厚樸P2P平臺。
網貸之家CEO徐紅偉介紹,在線下貿易中,由于銀行的主動性不夠,因此,供貨商把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公司,而保理商為其承擔包括貿易融資、銷售分戶賬管理、應收賬款的催收、信用風險控制與壞賬擔保在內的相關責任,因此保理也算得上是核心企業。P2P對接保理公司,相當于利用保理公司的經驗和專業性來完成風控。
不過,保理公司與P2P平臺的對接存在瓶頸。徐紅偉認為,保理公司仍然無法逃脫系統性風險。而P2P人士認為,目前行業內較大的保理公司并不多,30億元規模的已經算大,如果純靠合作,會陷入激烈爭奪。而且大型的保理公司與P2P合作的主動性目前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