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俗稱"癌中之王",患者就診時就屬中晚期,手術后五年生存率僅為30%左右,更重要的是我國肝癌發病數占全世界肝癌總數的50%。由此可見,我國在肝癌診治領域擁有海量的大數據。一旦與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有效結合,這一重大疾病很可能會研究出新的治療策略和方法。這標志著中國肝癌診治水平在全球范圍內會取得領先優勢和話語權。同時展示了我國肝癌AI研發平臺的產研合作具有中國制造特色的醫療AI 產品,引領世界。
全國肝癌AI研發平臺,云集了眾多院士,杰出的肝膽外科專家和人工智能行業的工程師,建立跨學科、跨地域的合作,匯聚中國"最強大腦",打通研發---應用的鏈條,形成醫生經驗的計算機信息化,同時建立肝癌防治的知識庫,使老百姓有所聞、有所見、有所感。張群華教授強調,形成醫庫云獨具一格的以跨界醫生為主導,AI工程師為主體,大眾參與的醫療AI研發創新生態鏈,是未來醫療AI的發展方向。
全國AI研發平臺通過互聯網醫聯體的模式,沉淀和利用樣板質量均一化的數據,為肝癌研發AI提供穩定可靠的臨床數據,集聚足夠多的醫生,釋放他們的專業經驗。嚴律南教授稱,華西醫院不僅在肝癌臨床研究方面有深度的積淀,也在醫療創新領域是翹楚。華西醫院肝外科在以往積累4萬例肝癌患者完整資料,又積累了近10萬份肝病患者的數據。通過互聯網連接北京、上海、廣州和其他城市大型三甲醫院肝癌患者資料進行精準匹配,結合醫庫云雄厚的AI工程師技術資源,在肝癌早期預測,肝癌精準個體化診治決策系統,肝癌發病機理和藥物研發領域有所建樹。同時構成肝癌診前、診中、診后的智慧醫生生態。
人工智能應用在肝癌的預防、診療、預后和康復階段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梢酝ㄟ^基因組學,蛋白組學和液體活檢等新技術的推廣,未來在肝癌領域帶來一場"技術革命"。近日,張群華教授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樊嘉教授討論醫學人工智能時,樊嘉院士認為,肝癌AI研發大有可為,對我國腫瘤AI研究臨床應用是非常有價值的切入點。美英法外科學院榮譽院士、我國肝膽外科泰斗彭淑牖教授表示,全國肝癌AI研發平臺的成立將提升我國肝癌臨床研究的整體水平。
據嚴律南教授介紹,肝癌的發病率高、預后差,因此肝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影響療效的關鍵,但由于肝癌發生機理復雜,早期診療方法的欠缺,并且我國部分醫院醫療水平參差不齊,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導致誤診率、漏診率偏高,診斷效率低下,人工智能則能通過對海量疾病系統的深度學習,持續提升疾病的診斷效率。肝癌AI輔助診斷和治療決策系統的研發及應用,可以達到高年資主任醫師水平。張群華表示,基層醫院未來接入該系統后,相當于引進一名肝癌領域擁有國內領先技術的專家,患者不必到大城市大醫院擁擠不堪地就醫,在家門口縣級醫院就能獲取高質量、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題。
人工智能應用研發的核心是深度學習與臨床頂尖專家的技術和經驗。醫庫云是我國首家專注于疑難病AI研發開放平臺,擁有近千名頂尖跨界醫生和中美兩國AI專家,他們共同擁抱互聯網+AI,合力打造從臨床中來、產品回歸臨床中去的實用、新穎、普惠的AI產品。張群華介紹,醫庫云擁有自然語言理解,醫學知識圖譜,深度學習,醫療影像,貝葉斯網絡,醫療推理引擎,臨床輔助與決策診療引擎。除了與華山醫院神經內科探討帕金森病AI的研發方案外,已經完成乳腺癌復發檢測AI工具,胎兒分娩心電診斷AI評估軟件等十余種疾病的AI產品。目前正與國內外知名藥企合作,幫助企業模擬藥物研發過程,優化藥物市場策略,實現精準化治療,具有無限商機,逐步形成藥物AI研發精細化制造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