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規格之高,源于AI的風口之盛。從世界范圍來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正在對經濟和社會乃至人類的發展產生全面而深遠的影響。根據麥肯錫預測,人工智能在未來十年有望為全球GDP增長貢獻1.2個百分點,為全球經濟活動增加13萬億美元產值,其貢獻率可以與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等變革技術的引入相媲美。
在行業風口之下,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同樣得到蓬勃發展。記者根據wind統計數據梳理,在2018年上半年,A股市場人工智能概念上市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已經超過725億元,歸母凈利潤超過73億元。其中,海康威視、浪潮信息的半年營收規模都超過百億元級別。
整體來看,中國AI產業對經濟的影響主要包括三大路徑:首先為替代效應:AI將提高工人的生產率,減少重復性工種的需求。其次為創新效應,AI將催生新的產品與服務,由于競爭關系,這些新產品新服務會取代一部分現有產品服務;第三則為轉換成本,除了技術換代帶來的直接經濟成本外,AI還會對就業市場造成震動,不利技能被AI替代的從業者。
但是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也伴隨著不足。例如,從產業來看,AI的發展通常包括若干基本要素,一是大數據,二是算法,三是芯片,但是對中國而言,真正具有人工智能的芯片卻非常稀少。同時,在趨之若鶩的AI產業大潮之下,如何約束AI公司的邊界,使產業真正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而不至于發生產業走偏,也日益迫切。
基于此,為了護航中國AI產業的健康發展,已有不少企業家對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路徑進行多次“把脈”。其中,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就明確指出,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與AI無關,對于絕大部分公司來說,當務之急是盡快實現“AI化”。而對于企業如何接受AI賦能,成為一家真正的AI化公司,李彥宏也提出了“三維一體”的新標準:必須具備AI的思維,擁有AI能力,并且能夠遵循AI倫理來做事情。
按照“三維一體”標準,具備AI思維為第一要素,這意味著必須基于萬物互聯,重新思考公司的戰略。其次是擁有AI能力并不意味著所有公司都要在AI方面進行自主研發,AI公司們更應該思考如何提供優質的、特有的數據為科技公司研發助力,并思考進行結合應用,從科技公司中挖出“金礦”。第三,AI公司不僅從技術上要親近AI,還要遵守AI企業的倫理原則,將安全、倫理以及廣泛的社會關懷融入公司的血液。
實際上,隨著產業生態的演進,AI領域兩大特征已經越來越突出。一方面,隨著近兩年技術的爆發式進步,算法、算力和數據之間的良性循環,對產業升級和經濟變革的影響越來越大。另一方面,AI的發展會導致利潤向這些企業聚集,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其中,自2014年以來,中美科技巨頭(FANG+BATJ)在中美證券市場市值占比,從4%提升至9%,顯示了財富持續向巨頭集中的趨勢。因此,在AI熱潮持續洶涌的情況下,如何使產業沿著快速、理性、正確、持續的路徑發展,必然是擺在每一家AI企業面前的通用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