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舉行的“巔峰對話———院士&諾獎得主總論干細胞和人工智能”論壇現場,第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張毅向記者演示了智能機器人“小徐”。出現胸部疼痛的病人來到醫院,“小徐”會主動進行導醫分診,患者在“小徐”指引下,將身份證放在感應區域,“小徐”會立即讀取個人信息。患者將拿到一個智能手環,根據指示長按按鈕后,紅燈閃爍3秒,就表示手環已與患者信息綁定。確認手環編號后點擊“完成”,“小徐”的大腦袋上還顯示出了一個二維碼。此時,患者可立即進入救治環節,無須先交費用。
張毅說,90分鐘是胸痛發生后進行救治的黃金時間,“人工智能機器人引入,最重要的就是幫助系統地定位、識別患者,跟蹤整個診治流程,每一個救治時間點都會得到精確記錄。”
為了實現這一記錄效果,在美國采用的方式是通過醫生“特制”手術鞋來設定時間節點,當手術鞋離開鞋架,便算作手術開始。而在國內,最常規的操作方法是“一張紙”———也就是通過一張就診單,陪同病人“走”過整個救治流程;或是通過掃取二維碼方式記錄,但此類方式經手人員較多,再加上需要人工手動輸入、容易出現填寫錯誤等因素,容易出現較大誤差,很難實現記錄的精準性。
現在,3臺“小徐”分別入駐十院的門診、病房和手術室。“據統計,實際使用過程中至少可以提供15%以上的流程優化,讓患者盡可能少耽擱時間。”張毅表示,人工智能的引入還能為胸痛中心未來建設提供數據支持和幫助。
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最兇險、最危急。在傳統治療模式中,患者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最佳治療方案,從而使得許多心梗患者生活質量下降。近年來飛速發展的干細胞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帶來了曙光。第十人民醫院在國際上首次應用D-SPECT精準評估+體外震波改善為環境+干細胞移植技術治療心梗心衰的“上海方案”。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單粒子冷凍電鏡的發明人JoachimFrank教授在現場點贊這一“上海方案”。他說,十院推出的帶有預警功能的可穿戴設備,對于很多患者來說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