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世界制造業大會智能制造論壇上,三名院士以“基于人工智能環境下的智能制造”為主題分享觀點,為“合肥智造”未來發展“支招”。
安徽將成立機器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
先進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工業化或者地區國際競爭力重要的標志,也是世界主要制造大國關注的競爭焦點。近年來,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這已經成為新興制造業發展的突出趨勢。
目前,安徽共實施400多個重點智能制造項目,收入超過1000億。11個項目成為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形成彩虹玻璃公司電子玻璃、江淮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國內領先智能制造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工業機器人技術水平全國領先,產量全國第六位,埃夫特六主體機器人產量均居全國技術品牌第一位。
“面向未來,我們將加快貫徹的是‘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以構建新型制造體系為目標,以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從點、線、面三個維度發展布局智能制造。”論壇中,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明透露,安徽將成立機器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并重點培育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制造,遠程運維服務五種智能制造新模式。
譚建榮:為合肥智能語音產業點贊
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結合,以工程為核心,那么智能制造最核心的是什么?作為機械設計與數字化制造方面的權威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指出,最核心的是知識工程。
“智能制造是智能技術和制造技術的融合,是用智能的技術來解決我們制造的問題。”在譚建榮看來,智能制造可以分為三個環節,智能設計、智能加工和智能裝配。“智能制造不是仿制,而是智以知識庫和知識工程為中心向外延伸。制造要能夠做自感應、自學習、自適應、自決策,這才是智能制造的基本特征。”
在演講過程中,譚建榮為“合肥智造”點贊。他以科大訊飛為例,分析了智能技術產品化、裝備化的可操作性。“語音識別這個技術最早也是外國人提出來的,但合肥卻把智能語音識別做成大家可以用的東西,并迅速市場化。”
柳百成:智能制造發展不能“孤軍奮戰”
創新體系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綠色制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高端裝備工程,這五大體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柳百成關注的重點。在此次論壇上,他表示,智能制造發展不能“孤軍奮戰”,并從智能制造的背景、數字化設計與制造與國外國內在數字化的進展三個方面進行了主題分享。他指出世界都聚焦在智能制造,但智能制造目前還是一個“愿景”。“工業強基工程要加強元器件的研發、加強基礎原材料的研發、加強基礎工藝的研發。”柳百成指出,合肥智能制造的基礎好,后續可以建設一批創新研究中心來支持智能制造。
余少華:工業互聯網正重塑制造業
科技是科學+技術兩個詞的組合,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主旨演講嘉賓,中國工程院余少華院士是我國電信傳輸網SDH與互聯網融合的開拓者之一。與之前兩位院士不同,他主攻方向偏向信息方面。
余少華認為,人工智能正在向“網絡智能體”方向發展。所謂“網絡智能體”也叫“超級智能體”,大意是指以網絡及人、網、物三元萬物互聯為基礎的各類群體產生的智能行為,通過系統實現無強制性中心控制的實體。除了具有計算更快、結構更好、儲存量更大等特點,網絡智能體還體現出“云網+感知+大數據+算法+人工智能”的特點。“當人們每天點擊上千億告訴網絡智能體人類想干什么,網絡智能體也就完成了一個不斷升級與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