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50個州、2億多選民,種族、個性千差萬別,如何對他們精準攻心?“劍橋分析”公司通過從社交網站上獲取的數據,用算法對用戶進行心理測評,再將大選信息進行精準推送,“數據魔術”就這樣誕生了。
這樣的攻心術來源于社交媒體上的心理測評。偏好美國汽車的人,可能是某些候選人的潛在選民;喜歡“嘎嘎小姐”的,大多性格外向……類似的心理評估結果,來自臉書上名為“我的個性”的調查問卷。該問卷由英國劍橋大學心理測量中心的學者設計,問卷上有“我愛反駁別人”“我容易緊張”等簡單問題,用戶只需勾幾個選項、點幾個“贊”即可。但這些數據一旦被抓取,研究者經過一系列測試和評估,便能得出一份頗為準確的“人格測評”報告。
“我的個性”理論上是基于心理學領域著名的“大五類人格測試”,心理學家據此能夠對受測者的人格類型進行基本的評估,并預測出其需求、信仰、興趣愛好、對生活的滿意度等。社交媒體的出現,為“我的個性”心理測量準確性提供了可能。海量數據來源中的“我”由此被找到并歸類,成為“高度謹慎的人”“憤怒內向的人”“敏感焦慮的父親”“傳統且和藹可親的人”甚至“搖擺不定的民主黨人”。
如果數據再豐富一些,有了土地登記、購物數據、婚姻狀態、俱樂部會員等信息,所得出的“人格測評”便更加精準。數據越豐富,人就越透明。有時候社交媒體上的數據不夠,很多數據還需要經過“交易”獲得。
龐雜的上網記錄和復雜個性的歸類,經過數據分析師們魔術般的計算、推演,加以個性化的包裝和投放,讓受眾無意識地獲得心理補償,被誘導投出選票,才算攻心成功。經過數據營銷、個性化推送的視頻和廣告,自下而上地影響、改變受眾的政治傾向,如同一場“數據魔術”,神不知鬼不覺地影響了“搖擺不定者”手中的選票去向。英國媒體披露,去年美國大選時有候選人不惜重金利用社交媒體平臺。
“如果美國人的個人事業允許他有片刻的清閑,他將很快卷入政治漩渦。”歷史學家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如是描述美國人善變和好奇的特性。通過社交媒體評估并影響受眾的政治傾向,把心理學定位運用到政治領域的做法,如今已引起很大爭議。可以想見的是,一旦政治和心理測量“人工智能化”了,帶來的影響會更大。人類也許需要思考,在大數據時代,為安全起見,要不要在網絡上收斂“我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