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季”來了,填報考志愿是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大事。很多人從高考前就開始關注,應當選擇什么樣的專業就讀。事實上,專業的設置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的,專業設立的變化折射出的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如今,“機器人工程”專業成為熱門,印證的正是這個思路。
求賢:跨界人才受歡迎
10年前,如果說人們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的話,很多人會覺得有些牽強附會;然而,就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人工智能技術帶著眾多人工智能產品,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人們確實正在進入人工智能時代。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許濤表示,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迅猛,中國政府也高度重視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如此快速的增長和發展必然會產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與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同,人工智能行業屬于智力密集型產業,對從業者的各方面要求較高。現今,隨著人工智能的井噴式爆發,技術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時代需要的是能夠突破學科邊界的跨界人才。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時代需要更有創意的人才,也需要更多跨界的人才。”舉例來說,你可能很了解醫療產業,但并不了解人工智能技術,或者雖然你很了解人工智能技術,但不了解醫學所遇到的問題,這兩種情況都不能在實踐中實現有益的創新。人工智能時代所呼喚的跨界人才,能夠對這兩個領域都有了解,能夠融會貫通。
需賢:智能人才缺口大
人工智能近些年的快速發展與行業人才的需求特點,導致了人工智能人才出現了巨大缺口。據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超過500萬。巨大的人才缺口下,高校的人工智能人才教育不能缺位。但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的教育現狀并非無可挑剔。
就目前來看,中國缺乏頂尖的人工智能人才。國際人工智能協會評選出的208位院士中,中國籍僅占4席。不僅如此,中國高校缺乏相應的人工智能師資力量。目前,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在整體上存在人才匱乏的現狀,大約只有10萬人工智能人才。近些年來,受到企業高薪酬、大數據研究條件等因素影響,高校中人工智能師資的流失率不斷增加。
據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共有超過360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其中美國擁有近170所,中國僅30多所。雖然一些中國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但總體上缺乏人工智能的基礎教學能力,高校在獨自培養具有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上有所欠缺。
隨著人工智能站上風口,相關人才成為企業爭奪的焦點。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領域確實存在人才短缺的問題,中國目前人工智能人才的工資比硅谷、英國要高很多。人工智能發展作為國家戰略,必須人才先行。
育賢:高校培養是主力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最“熱門”的專業均與信息技術相關。其中,250所高校新增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60所高校新增了“機器人工程”專業。在新增審批本科專業中,也有18所高校新增了“網絡空間安全”專業,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專業。
在人工智能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越來越多高校瞄準人工智能領域,聚焦核心人才培養。近日,南京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這是國內第四所成立人工智能學院的高校。“現在正是人工智能的窗口期,南京大學需要為江蘇、為全國發展智能化作出貢獻。”日前,南京大學校長呂建表示,人工智能學院初定本科生招生規模為60人到100人。
除了傳統的學院教育,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渠道也日漸豐富。日前,由教育部、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學聯合主辦的人工智能人才國際培養計劃,是中國首個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其目標是探索實踐適合中國高等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培養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應用型人才。
許濤透露,教育部將進一步完善中國高校人工智能學科體系,正在研究設立人工智能專業,推動人工智能一級學科建設。據介紹,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引領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通過科教融合、學科交叉,進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