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1月26日報道,全球的機器人產業正可謂盛況空前。不僅在面臨著少子高齡化和人手短缺問題的日本,新興經濟體也由于人工成本上漲而使得自動化需求持續增長。從大型機器人企業到零部件廠商都在競相增產。伴隨與人類共同作業的“協作型機器人”和人工智能(AI)等尖端技術的進步,機器人產業也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不斷進化。
統計數據也揭示了機器人產業的旺盛局面。日本機器人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日本工業機器人2017年7-9月的總出貨額(基于會員企業算出)同比增長33.9%,增至1959億日元。
該工業會在2017年年初時曾預測,全年的工業機器人生產額(會員與非會員企業合計)將同比增長7%,達到創記錄的7500億日元。實際增幅更是遠遠超過年初的預期。如果目前的生產狀況持續下去,把非會員企業也計算在內的話,全年的生產額必將超過8000億日元。
為滿足空前高漲的機器人需求,大型機器人企業正在加緊增產。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企業發那科投資約630億日元,在茨城縣筑西市新建月產能最高達4000臺的機器人工廠。預計新工廠完全投產后,發那科的工業機器人產能將達到目前的1.5倍以上,增至月產1.1萬臺。
同樣是工業機器人全球四強之一的瑞士ABB也在行動。ABB計劃在今后1~2年里將工業機器人的產能增加超過一倍。此外,川崎重工業也把用于生產半導體的“無塵機器人”的月產能由目前的700臺提高到2000臺。
一方面,零部件廠商也在加緊應對當前局面。“精密減速機”是機器人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大型生產企業Harmonic Drive Systems將建設新工廠,把日本國內面向工業機器人的減速機產能增至目前的2.5倍。到2020年前把日本國內產能從目前的8萬多臺提高到20萬臺。此外,在非機器人用減速機領域,也在籌建新工廠,預計僅日本國內的投資額就最高達到300億日元。
為什么機器人需求會如此旺盛呢?可以說中國起到了顯著的拉動作用。在人工成本上漲、人手短缺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提出《中國制造2025》產業振興政策。希望實現產業升級,推動企業積極采用機器人。許多觀點指出,電子產品代工服務(EMS)企業大量引進機器人拉動了需求增長。
為爭奪中國需求,各大機器人廠商紛紛擴大在華生產。美的集團旗下的德國庫卡在中國新建兩家工廠,準備2019年年底前把在華產能增加到目前的4倍。三菱電機將從2018年6月起開始在中國生產工業機器人。加上在日本的生產,總產能將提增至2016年的1.5倍。
安川電機除了著手在中國工廠增產外,還正式與美的集團開展合資經營。致力于把雙方聯合開發的護理及康復機器人投放市場,還將對外銷售面向工廠的自動化系統。
在機器人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使用更方便、更聰明的機器人受到青睞。各家廠商紛紛開發能與人類一起工作的協作型機器人,推動將人工智能應用于機器人上的研究。機器人相關產業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或將大幅改變的日本的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