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普及,人們隨時隨地都離不開網絡,尤其是在餐館、車站、公交車等有等待時間的公共場所,用手機刷微博、聊微信、看視頻是打發無聊時間的最佳方式。但是令人尷尬的是,目前三大運營商的3G/4G流量資費還是貴的驚人,很多人手機流量還沒有到月底就成了“月光族”。因此中國手機用戶對免費WiFi的需求顯然比老外更加強烈。
龐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必然蘊含龐大的商機,尤其是今年以來,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等眾多互聯網巨頭開始瞄準線下商用WiFi市場,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投入不菲人力物力以爭奪免費WiFi流量入口。小米悄悄收購了國內最大的WiFi廣告運營商邁外迪,推出2萬個免費WiFi熱點供小米手機用戶使用;阿里支付寶聯合杭州樹熊網絡在支付寶錢包上嵌入免費WiFi認證服務;騰訊則通過旗下高鵬團購打造通過微信認證上網的YeahWiFi項目。
盡管各互聯網企業紛紛揚言正進軍商業WiFi市場,但是目前在線下鋪設免費WiFi熱點的數量并沒有形成規模,全國熱點數量最多的邁外迪也只有2萬多個。相對于中國龐大的手機用戶,新增的免費WiFi熱點數量顯然杯水車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智能手機的保有量已經達到5.8億臺。國內用戶平均有46%的時間選擇用WiFi聯網,而歐盟則有超過70%的無線流量來自WiFi網絡。
運營商WiFi業務遇尷尬
其實市場上真正擁有海量WiFi熱點的卻是三大電信運營商,隨著無線城市的興起,中國三大運營商均在大力推進城市WLAN熱點網絡的普及,如今在各大城市的機場、高鐵、學校及CBD等地均鋪設有各類運營商WLAN熱點。
僅拿中國移動來說,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部署429萬個WLAN熱點,根據每個AP部署成本約4000元計算,建設WLAN花掉了中國移動僅200億元。然而令運營商尷尬的是,用來分流3G流量壓力及彌補3G信號覆蓋不足的WLAN業務也在大幅分流運營商網絡流量收入,最終結果與當初建設WLAN熱點促進3G業務發展的初衷大相徑庭。
另一方面,中國移動目前正從羸弱的TD-SCDMA 3G網絡向更具競爭力的TD-LTE 4G網絡升級,原有的數百萬WLAN熱點很可能成為用戶向資費昂貴的4G網絡遷移的重大障礙。
面對左右手互博的尷尬局面,為了保證每年新增投入數百億元建設的4G網絡能吸納更多活躍用戶,運營商不得不壯士斷臂,大幅削減在WLAN業務上的建設及維護投入。因此,我們看到曾被中國移動視為 “四網協同”(WLAN、GSM、TD-SCDMA、TD-LTE)重要組成的WLAN業務,正被中國移動“邊緣化”。
運營商WiFi終難成大氣
發展WLAN業務是三大運營商在3G網絡時代進行市場競爭的權宜之計,而當前4G業務才是各大運營商搶占市場的制高點,因此過去數年三大運營商風風火火建設的全國數百萬WLAN熱點大部分成了無人維護的僵尸網絡。
隨著新一輪智慧城市建設熱潮的掀起及促進信息消費國家政策的推動,各地城市正在加快推動城市公共場所免費WiFi網絡的建設。在地方政府政策走向及運營商具有基礎網絡先天優勢的大背景下,目前大部分城市規劃建設的新增WiFi熱點將交給三大運營商承建,這一狀況很可能同樣因為后期分流運營商3G、4G網絡用戶而最終淪為形象工程。
實際上,一直以來連接困難、認證繁瑣、網絡不穩定等因素造成的極差用戶體驗讓運營商WLAN業務飽受用戶詬病,個中原因不言自明。倘若用戶希望運營商在未來建設更多好用、免費的WiFi熱點,那顯然是一個冷笑話??梢灶A見,真正具備較好用戶體驗的免費WiFi網絡將最終來源于深耕用戶市場的商用WiFi創業企業。依靠良好用戶體驗以獲得更多用戶從而實現運營盈利是商用WiFi企業商業模式的核心,而這些恰恰是商用WiFi能夠超越運營商WiFi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