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單日成交額350億、京東前后12天累計100億、騰訊電商全天9億……在剛剛過去的11月11日,眾電商合力導演了一臺名叫“雙十一”的年度促銷大戲。盡管人氣不如從前,但傳統零售業并未坐以待斃,它們開始逐漸學習互聯網思維,瞄上大數據創新。
掃一掃商品上的條形碼,從生產廠家到最終零售商,消費者能夠掌握該商品供應鏈的所有環節,產地、日期、原料、價格等詳情也一目了然,這是超市與一款名為“我查查”App合作后推出的主要功能,也是實體超市創新轉型“邁”出的第一步。而在這個平臺上,最為關鍵的內容就是價格數據信息。“與超市合作進行價格數據對接,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掃描條碼從終端獲取價格數據信息。”“我查查”COO陳紅洲透露,近日,已正式啟動與韓國品牌超市1004Mart的合作,“用戶可以直接在APP上下單,在線上下單完成超市代購。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傳統零售業,特別是為實體超市發展線上用戶。”
銀泰百貨則瞄準線下大數據,開始嘗試線下會員信息采集與個性化推薦。用戶進入門店,手機接入WIFI,用戶ID就將上傳至后臺。經過算法分析后,系統有的放矢地推送相關促銷信息、優惠券,精準引導用戶在實體門店完成消費。“通過手機號碼,將用戶線上的購物屬性與線下連接起來,這是銀泰百貨目前所嘗試的數字化進程中重要的一環。”銀泰網COO林琛表示。
“超市的規模有大有小,但通常一個門店所經營的產品種類至少在數千個到數萬個,每天也至少有數千名到數萬名的顧客出入,顧客與商品直接接觸的頻率很高,因此,對于超市而言,大數據比在其他任何一個領域都能突顯出其精巧的效果。”1004Mart董事長鄭漢基告訴記者,分析現有顧客的消費支出模式,制定出未來需要的預測值以及制定潛在客戶流入的地域性、產品性、季節性的營銷戰略上所需的大數據,將會是越來越多的超市經營管理者們所追求的。
有專家表示,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已經向互聯網遷徙,如何把活動體驗轉化成零售端銷售,成為傳統企業未來布局的挑戰與關鍵。
與微信共舞,是線下商業“自練武功”的另一招式,不少購物中心選擇在微信上開設公眾賬號完成轉變第一步。“微信粉絲超過50萬、微博粉絲超過100萬,從我們的后臺來看,這些粉絲和VIP會員顧客人群并不重合。”滬上巴黎春天百貨向記者表示,在以往消費者問卷調查、VIP會員卡信息分析的基礎上,互聯網又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數據平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