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信息化時代,許多人進餐廳吃飯,第一句話往往便是詢問有無免費WIFI,宛若十幾年前詢問是否有空調一樣。很多年輕人,都把有無免費WIFI作為選擇商家的重要考量之一。
為了招攬客戶,許多商家開始為客戶提供免費的WIFI服務,并且還可以通過要求客戶掃描二維碼等方式,對受眾進行網絡營銷活動,形同免費廣告。
“WIFI營銷”在餐飲、酒店等服務行業尤為盛行,因為免費的網絡不僅能吸引客源,還可以減少顧客在等待服務過程中的焦慮。比如,在等待上菜又無話可說時,食客可以各自看著手機刷微信微博,而不是叫來服務員要求催菜。
正因為如此,“WIFI營銷”與過去的“無聊營銷”正在被有心的商家結合在一起。為處于無聊時間的客戶提供WIFI服務,以促使他們更多地選擇自己的服務。例如一些交通運營商提供免費WIFI,幫助客戶打發旅途上的無聊時光,消除身處陌生人之間的寂寞和不安全。
事實上,在大數據時代,“WIFI營銷”為企業提供的機會,絕不局限于招徠客源,對特定群體進行分類營銷。如果商家有心,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收集到客戶的部分資料,細化客戶分類,并可以進行系統化的分析,優化現有的經營策略,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商業服務能力。
畢竟,每一位客戶的具體消費數據,往往比調查問卷更有發言權。
但是,“WIFI營銷”對于商家而言,有時也是一把雙刃劍。不少餐飲業的從業者發現,連入WIFI,客源雖多,但用餐時間也隨之增長,翻桌率降低。原來,是“蹭網族”不愿離開。
更令人憂心的是,個別不法分子,正在利用這類免費WIFI從事違法行為。
據報道,揚州有市民銀行卡里的錢不翼而飛,警方調查發現,與其曾在公共場所連入免費WIFI有關。原來,不法分子創建了一個和商家正常WIFI接入點雷同的WIFI陷阱,甚至把WIFI名字改成與商家WIFI名字相同或相似,誘使消費者接入此類“釣魚WIFI”。一旦消費者不慎接入,自己的諸多私密信息,尤其是支付信息將被竊取,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上周,是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展示現場,就有網絡公司展示了一堵“綿羊墻”,直觀再現了不法分子通過“釣魚WIFI”竊取用戶信息的情形。在“綿羊墻”體驗區,當參觀者用手機連接上搜索到的WIFI后,僅一秒鐘的時間,自己的登錄名和密碼便會在“綿羊墻”上顯示出來。
目前,已經有研究人員聲稱,交通工具上的WIFI如果過于開放,有可能會被黑客利用。
雖然這項研究結果尚未得到最終證實,但也為交通工具的運營商敲響了警鐘。如果不能加強網絡安全保護,那么一旦出事,屆時損失的將不僅僅是乘客的財務安全,也可能會威脅到交通工具自身的安全。
“WIFI營銷”,絕對不只是安裝一個路由器,不設密碼或把密碼告訴消費者那么簡單。能否確保消費者在自家店內享受安全的網絡服務,能否通過“WIFI營銷”改變舊有的營銷戰略,對于所有商家而言,都將是全新的課題。
D1Net評論:
常言道:物極必反,WIFI營銷也同樣如此,商家要把握好“度”,而對于消費者來說,要提高自身網絡安全意識,切莫因一時的“蹭網”,后悔莫及,保證信息安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