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是近年來IT業界甚囂塵上、炒得最火的一個概念,諸多的虛擬詞匯,包括網絡虛擬化、微處理器虛擬化、文件虛擬化和存儲虛擬化等技術,讓人對IT未來產生無限的美。
好憧憬,以為虛擬化能夠解決所有的存儲等難題,然而勿庸諱言,現在不管是哪一家供應商的虛擬存儲技術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事實上,虛擬化技術還在發展過程中,遠非完善,并非靈丹妙藥,也給用戶帶來了迷茫和疑惑,虛擬化目前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子要走,業界必須直面問題接受檢閱迎接挑戰。
據IDG中心一次針對國內“虛擬化推廣面臨哪些問題”的調查,發現按困難的難易程度排列,依次是技術難題(33%)、資金成本(23%)、當前還沒有明顯的需求(20%)、安全問題(15%)等。這說明技術、資金、安全仍是存儲虛擬化在發展成熟過程中的主要難點。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大部分受訪者對虛擬化技術成熟度的看法比較悲觀,僅有14%的人認為該技術成熟,而四成的人認為不成熟。調查結果顯示,“擔心采用新技術的成本太高”、 “沒有應用需求”、“缺少成熟的方案和成功案例”、“沒有統一的虛擬化標準平臺”以及“擔心安全問題,不想把所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產品的價格”是阻礙虛擬化技術普及應用的五大瓶頸。
因此本文不揣筆力,嘗試對目前國內虛擬化的癥狀進行一次深入的“體檢”,“挑刺”“潑冷水”,并提出拙見,希望業界能清醒自省,未雨綢繆,積極應對,能為國內虛擬化的持續健康成長帶來有益的警示。
虛擬化推廣應用的五大瓶頸
1、 業界還沒有統一的虛擬化標準平臺和開放協議,增加用戶投資風險。
目前國內提供虛擬化解決方案的廠商很多,市場沒有統一客觀標準,各家廠家對于存儲設備的虛擬化基本上處于“自娛自樂、各行其政”的狀態,使廠商現在擺在用戶面前的解決方案,讓用戶感到有如盲人摸象,IBM有IBM的虛擬化,VMware有自己的虛擬化,微軟也有自己的虛擬化方案,其它公司也一樣,各說其道各行其是,讓人們覺得很混亂。因此各廠家的產品很難在同一環境下整合,相互之間不能兼容,難于擴展升級,削弱了系統的靈活性,使用戶面臨了從“硬件包圍”到“虛擬硬件包圍”的窘況。而且因為很難和服務器進行一體化管理,也增加額外的管理開銷。因此目前在虛擬化相關產品方面,相關標準還沒有最終健全界定是一個重要的制肘因素。
2、虛擬化運作也存在相當風險,正如“把太多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有可能孕育著“一榮皆榮一損皆損”的隱憂。
眾所周知,虛擬化缺點就是不能在一個硬件節點上混合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統,一旦系統內核出現了問題,整個服務器也就產生了“株連性”故障——一臺服務器上出現重大的硬件故障只會影響這臺服務器上的服務,但要是該服務器在運行多臺虛擬服務器時,面臨的問題、風險就多了。對于國內用戶來說,買一臺服務器回來劃分成若干個不同分區來跑不同的操作系統、不同的數據庫、不同應用,心里就有隱憂——如果這臺服務器出問題了,所有的系統都可能為此宕機崩潰了,如此風險非同小可。除非在服務器出現故障前,有能力迅速將虛擬服務器轉移到另外一臺新的物理服務器上。再者,虛擬化也可能會帶來一些物理環境下沒有的安全隱患,系統級的虛擬化技術有可能讓用戶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黑客入侵,虛擬化為權限管理和認證等環節增加了新的挑戰。另外,即使物理服務器的管理工作減少了,但還是有那么多臺虛擬服務器需要監控和管理,也增加了風險。
3、居高不下的成本令人望而卻步,阻礙著虛擬化技術推廣應用。
價格、成本是用戶單位建設應用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目前一個架構虛擬化環境的初期投入成本在百萬元左右,甚者更多,只有大型高端用戶才能消受得起,非一般中小企業能“玩”的。因此即使廠商向企業用戶灌輸虛擬化有多好,企業也必須謹慎考慮這項技術的費用。成本問題是非常重要的,要考慮當前成本,還要考慮長期成本,包括軟件升級、維護和將來不斷硬件的購入等不菲的費用。另外,SOA是開發虛擬化應用管理軟件的最好方式,但由于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對已有軟件進行改造,因此,只有非常有實力的ISV才會做,從而導致ISV的熱情不高,也制約其大規模的商業推廣應用。
4、移植和管理工具尚不夠成熟,影響到虛擬化的普及推廣。
許多采用虛擬化技術的用戶單位已逐漸認識到要改用虛擬數據中心,最大的困難在于遷移。因為把數據、資料從物理環境遷移到虛擬環境已不再是象以前把數據庫從物理服務器遷移到另一個物理服務器上那么簡單,困難程度大為增加,有可能出現“異性相斥”,而且還可能是個費時費錢的過程,面臨問題不少。特別是遠程移植與管理功能上的問題更多。其實虛擬化并不是一個百分之百兼容的解決方案,它并不能和所有的應用程序或者所有硬件協調工作,大多數虛擬機都是模擬一個基本的PC環境,而不是讓應用程序直接訪問主機的硬件資源,也使移植和管理的困難不少。
5、虛擬化技術還不夠成熟完善,工作量減輕并不多。
目前虛擬化技術只能做到硬件虛擬化,尚無法做到應用程序的虛擬化,導致系統效能延遲。據專家分析,假設某家公司一年以前擁有10臺物理設備,它可通過虛擬技術改革將該數目減少到7臺。但是,該公司隨后可能需要在這7臺物理設備上運行24臺虛擬設備。該公司需要管理的物理服務器的數量雖然減少了30%,但是它需要管理的操作系統的數量卻可能增加了150%左右。
突破虛擬化瓶頸的四大方略
虛擬化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技術方向,但并不是包打天下的靈丹,也不是萬金油,什么都適用。國內虛擬化廠商必須“求真務實”,一方面應積極吸取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做到洋為中用中西合璧,另一方面也要立足原有的技術積淀并和虛擬化技術的發展創造性進行結合,并在如何貼近國內客戶的需求上做文章,充分發揮本土特色、優勢。
方略一:從建立“體驗中心”與加大宣傳入手。
虛擬化的確是個“很虛”的概念,因此要讓用戶單位了解應用,必須著手建立虛擬化解決方案和應用體驗中心,讓用戶“先體驗,后購買”,確實感受虛擬化的好處好用;同時針對國內用戶,加大宣傳各種虛擬化的成功應用案例,尤其是國內用戶的案例,樹立行業樣板工程,使用戶單位明白虛擬化應用方案的意義、作用、應用成本和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解決之道,營造一個放心誠信的應用環境。其實虛擬化并不是所有的用戶都需要,因此讓用戶明白到底什么樣的單位才需要虛擬化,虛擬化適用于什么樣的應用環境,用戶何時采用虛擬化方案,從而營造“雙贏共榮”。
方略二:積極推進虛擬化技術與應用標準的建立工作。
通過成立科學權威的存儲技術性能評估委員會,制定統一的虛擬化標準平臺,打破存儲設備間的壁壘,實現更好的連通性。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不少廠商都把“自動化、標準化”看作是虛擬化的最高境界或者提升階段。如果期望虛擬化真正發揮作用,就必須追求自動化、標準化,推動虛擬化朝著標準化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各行其政各行其是,不能接入兼容,從而影響虛擬化技術的普及發展。而實現自動化、標準化,各廠商的相關產品才能實現順暢的互通,這樣才不會產生效能減緩、宕機等問題。
方略三:以“通用產品、個性應用”來撬動虛擬化市場的大量需求和快速普及。
即通過提供大量的可定制元素來滿足各類用戶核心的虛擬化市場需求,也就是說賦予了虛擬產品很強的通用性,并基于此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從千變萬化的需求中找到共性,從混沌中找出共有規律,將虛擬技術“通用化、商品化”,從而突破虛擬化技術普及的瓶頸,達到以低成本、高成功率建設虛擬化技術的目的。目前一個自建虛擬化系統項目或購買國外虛擬化系統動輒上百萬甚者更巨,而走“軟件商品化”運作模式后,今后一個普通虛擬化系統可能僅要十多萬甚至更少,可能把虛擬化系統從高高神壇上拉下,由此大量走入全國機關企事業單位。
方略四:優化模塊強化整體,突破普及瓶頸。
化整為零,從小處著手,從模塊著手,在虛擬化系統的每一個功能模塊上,提供流程先進的、功能穩定的、操作靈活方便的、高性能的、可單獨應用或分期分批應用的軟件,減少用戶單位龐大的一次性投入;同時在虛擬化系統的整體上,提供一種整體的、能夠體現優秀管理思想的,同時又是可以定制、可裝配的解決方案。這也是解救陷于困局、“曲高和寡”的虛擬化軟件廠商的一種穩妥可行的方案。
謹望國內虛擬化軟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