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盡管遭遇國際金融危機,中國通信行業的高速發展還是讓全球電信行業都大為羨慕。進入2010年,令人意外的是,中國的通信設備制造業(包括外資設備商在中國的表現)卻意外遭遇“倒春寒”。
今年第一季度,通信設備制造業不僅產量出現大幅下滑,銷售產值和出口交貨值的增幅都明顯放緩,而且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昨天,工信部公布的“2010年1~3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等數據顯示,2010年第一季度,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銷售產值12885.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9663.3億元同比增長33.3%。
此外,我國信息產品進出口額達到2057億美元,同比增長42.7%,其中出口11902億美元,同比增長36.5%,比經濟危機之前的2008年同比也增長了2.7%。
但是,在一片增長的勢頭里,通信設備行業卻因為大幅下滑而顯得有些“另類”。
根據報告,在電子信息制造業的各個細分行業中,只有三個細分行業出現了較大的同比下滑,其中有兩個行業都屬于通信行業,分別是程控交換機和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同比下滑幅度達到了30.1%和41.3%,另外一個下滑的行業是傳真機,下滑幅度為44.3%。
這與其他產品線的變化形成鮮明對比。從產量來說,多數電子制造行業都從同比下降轉為同比大幅上升。比如手機從同比下降3.7%變為增長36.5%,彩電從同比下降9.2%轉為增長40.3%,數碼相機從下降15.8%轉為增長23.1%,集成電路從下降18.5%轉為增長88.6%。
產量直接影響的是銷售的持續增長。第一季度,通信設備制造業的銷售產值只增長了10.7%,其他各個制造業的增長都在30%以上,整體行業增長幅度也達到了33.3%。
除了產量下降、銷售放緩之外,出口情況也不樂觀。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出口交貨值只增長了2.4%,其他各個行業的增長都在20%以上,行業平均增幅也有31%。
工信部表示,通信設備行業增長相對較慢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電信運營商全面建設3G網絡,今年將重心更多放在商用上,網絡投資規模相對減少;二是近期印度實施了限制使用我國通信產品的電信采購方案,對產品出口影響較大。
2009年12月,印度財政部決定對原產中國的同步數字傳輸設備(SDH)征收臨時反傾銷稅,其中最高的達到產品進口價格的236%,雖然當時設備商紛紛表示對海外市場影響不大,但從一季度的表現來看,實際影響遠大于預期。
更嚴峻的是,運營商縮減網絡投資的趨勢已經從一季度開始對設備商產生明顯影響,特別是直接影響網絡設備的增長。
中興通訊(00763.HK)剛剛公布的第一季度業績顯示,收入增長13.59%,利潤增長39.68%,不過運營商網絡設備的同比增長只有0.9%,而且主要是光通信、有線交換及接入產品,而不是一直都是“頂梁柱”的無線設備產品。反倒是終端和產品分別增長了41.8%和40.8%,增幅遠高于之前的平均增速。
其他的設備商也受到了明顯影響。根據愛立信和諾基亞西門子的第一季度財報,愛立信第一季度在中國及東北亞區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5%,環比下降33%,主要是因為運營商縮減開支,諾西大中華區銷售額也下降了3%,環比下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