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在本屆CES上看到,AI、5G、物聯網、8K等前沿技術無處不在。在新技術變革的催化下,智慧生活已經從家庭客廳爭奪戰,延展到控制汽車、人體甚至你所到的任何之處。這其中,中國企業早已成為CES上的重要力量。
CES展示的酷炫科技或許只是一種未來可能。但這屆CES展示的未來,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前所未有的近。
智慧家庭入口爭奪戰
當你回到家中,家里的門鎖自動感知你的身份,空調自動打開,燈光自動調亮……只要能帶電的家居產品都有條不紊的自己忙活著,而你只需要去下達命令。智慧家庭依然是這屆CES上展出的重要主題。但在物聯網、5G、AI等技術的高速發展下,這一切似乎將很快走出實驗室。
相對于互聯網企業大多選擇音箱作為智慧家庭的入口,屏的交互天然優勢則讓電視成為電視企業當仁不讓的選擇。《華夏時報》記者在本屆CES展上看到,國內電視廠商創維、TCL、長虹、海信等都展示了以電視為入口的家庭智慧物聯方案。在AI+IoT的技術方案下,空冰洗、窗簾、照明等智能家居產品都能實現互聯互通,而電視則是控制這一切的中樞。
TCL電子CEO王成在本屆CES間的采訪中還表示,智能家庭已經不僅局限于電視。“整個智能家居的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同時針對不同用戶場景解決生活痛點是TCL電子以及TCL相關的智能終端或者業務努力的方向。”《華夏時報》記者看到,TCL旗下的XESS視品牌在本屆CES上已經展出了電動牙刷、美妝鏡、美容儀等智能家居產品。
但有家電企業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智慧家庭在中國的市場相對更大,他認為國外用戶的選擇更加務實,不需要電視有那么多“花哨”的功能。事實上,除了更加智能外,增長日漸緩慢的市場也在敦促電視產業在硬件本身發生更多新變化。
除了電視的尺寸越來越大外,上游制作內容還有所欠缺的8K電視成為刺激市場的熱點之一。記者看到,這屆CES展會上電視廠商們紛紛展示了自己的8K電視陣容。其中創維展示了88英寸的8K OLED電視,長虹則首次發布了沒有背板的8K雙屏電視ARTIST。
突破屏幕尺寸顯示的激光電視也成為國內電視企業展示的重點。相對國內市場,激光電視在歐美市場發展的更為成熟。海信和長虹都在本屆CES上都展示了三色激光電視,而海信則首次將激光電視的尺寸下探到70英寸。
萬物互聯
如果智慧生活只局限在家里,那并不能稱作萬物互聯。
車已經成為智能連接的重要載體。這屆CES上,記者看到阿里巴巴展示了天貓精靈車載系統,百度則發布了自動駕駛系統Apollo的3.5版本。而AI創業公司地平線在本屆CES上也發布了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并展出了基于該平臺的兩項最新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眾包高精地圖采集與定位方案以及激光雷達感知方案。另一家AI創業公司曠視也在本次CES上展示了全套的車載AI視覺技術,包含人臉識別賬戶切換、人臉解鎖與啟動、駕駛員疲勞檢測等多種功能。
事實上,AI可能隱藏在你去到的任何地方。在這次CES展會上,眾多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領域的相關解決方案以及底層技術得到大量展示。其中,蘇寧在這次CES展會上對外發布了智慧零售大腦,并宣布將智慧零售管理系統開源。京東數字科技也在本次CES上展示了智能城市、智能機器人通用底盤開發平臺以及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等。
而除了向外無限延展外,腦機結合(Brain Machine Interface,BMI)的發展則顯示著物聯網、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技術對人體自身的研究程度。
在創業公司BrainCo的CES展臺上,《華夏時報》記者看到中國殘奧會冠軍倪敏成正在現場演示BrainCo研發的第五代人工智能假手。據BrainCo方面介紹,這款智能假手通過識別佩戴者手臂上肌肉神經信號,能夠識別佩戴者的運動意圖,進而將運動意圖轉化成相應的運動指令并將之實現。而除了可以握手、抓杯子等操作外,佩戴者還能通過該智能假手實現寫毛筆字、彈鋼琴等精細動作。此外,BrainCo還推出了采集佩戴者的腦電波信號,以提升其注意力的頭環。
據記者了解,BrainCo成立于2015年,是由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孵化出的第一支華人團隊。目前團隊已經完成包括中國電子、光大控股、德迅資本、鼎暉投資等投出的A輪融資,估值達4億美金。
轉型變革
中國企業已經成為CES上不容忽視的力量。有數據顯示,本屆CES共有來自全球約4500家企業參展,其中中國參展企業約1200家,僅次于美國。但需要提及的是,這個數字比去年少了約20%。
大批中國企業希望通過CES開拓更大的海外市場。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進出口總值高達4.62萬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進口額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出口額則接近2.5萬億美元。
電子信息產業則是其中的主力。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模占整個工業總量的一成左右,但僅2017年的電子信息產業進出口總額就為1.3 萬億美元,超過當期全國總量的30%。
美國當地時間1月9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亞斌在2019中國創新高峰論壇上介紹,目前國內彩電、手機、PC等終端產品的產量已經分別占據全球的70%、80%和90%。但他也提到,“我們終端產業制造力很強,但是所需要的芯片、軟件、操作系統,包括設備和材料還需要大量進口的。”
而5G、AI等技術的發展或許為中國企業創造了趕超機會。郝亞斌認為,人工智能、云計算、5G(物聯網)、超高清顯示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最核心驅動力。
奧維云網董事長文建平則認為,5G正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現階段最重大的轉型。他認為5G帶來的最重要改變是連接以及基于連接的場景發生改變。“我們過往靠單個體系、單個企業自身能力的投入,后面我們更加看到的是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的重組,以及由此帶來的各個生態鏈之間的重組。”
文建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企業必定會涌現出一大批的全球化企業。同時一大批外資品牌也可以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的發展,也會成為中國自身升級迭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他預計,未來中國市場基于IOT帶來的整個產業的升級規模會超過1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