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決定網速呢?首先需要提到“頻譜”概念。頻譜資源是移動通信的命脈,而頻譜范圍基本決定了一種無線技術的特性。
“頻譜之于通信,就如同土地之于房地產。沒有土地就無法蓋房子,沒有頻譜也就無法實現通信傳輸。”項立剛說,頻譜資源是無線通信傳送信息的載體,是移動通信系統必備的基本資源。
項立剛表示,土地有好壞之分,同樣頻譜也有優劣之別。低頻段的頻譜穿透性更強,傳輸距離更遠。但頻譜資源有限,好的土地往往被先到者得。與絕大多數國家不同,我國采用分配而非拍賣的方式進行頻譜供給,優質的頻譜資源早早被分給了軍隊、科研院所以及廣播電視臺等機構。
“以前,移動通信資源主要服務于電話業務,不涉及上網業務。而打電話不需要很多頻譜,所以移動通信能得到的頻譜很少。”項立剛表示,這就導致移動通信網絡的頻譜資源比較差。
如果好土地被提前分光,就要想辦法最大程度地利用現有土地。“隨著技術更新,移動通信頻譜資源利用率不斷提高,網絡部署能力也在逐步增強。”項立剛說。
移動通信的蜂窩技術就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種方式。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是由移動業務交換中心、基站設備、移動臺(用戶設備)以及交換中心至基站的傳輸線組成。項立剛稱,蜂窩技術具有服務性能較好、頻譜利用率較高、用戶終端小巧、輻射小等優勢。“使用移動網絡進行通信時,移動設備是連接到下一個基站后再切掉與上一個基站的連接,這種軟切換能保證用戶流暢地使用網絡。”項立剛說,但Wi-Fi技術不具備這樣的機制。
于1999年起步的Wi-Fi技術,從發展之初就使用兩個頻段,一個是2.4GHz,另一個是5GHz,其中2.4GHz被主推。然而,2.4GHz頻段的頻寬不到100MHz,頻寬的限制導致其已難以再提升傳輸速率。另一頻段5GHz由于繞射和穿透能力差、部署成本高而被閑置。
后來者應在安全性上發力
Wi-Fi的實質是把有線網絡信號轉化為無線電波連網,常見的路由器就是用來實現這種轉換的。而移動網絡直接連接基站,由基站接入有線網絡。從技術層面來講,移動網絡在安全性方面比Wi-Fi更有優勢。
趙振營表示,5G傳輸速率理論上可達10GB/s。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公布了5G網絡建設的時間表,到2019年實現商用基本已不成問題。“理論上來看,移動網絡速度全面超越Wi-Fi基本已經實現,實際應用也將于2019年開始落地。”趙振營說。
“移動網絡的發展經歷了從模擬到數字,從2G、3G到4G、5G的一個演進過程。在此過程中,Wi-Fi只是一種替代型方案,解決移動網絡相對于固定網絡不可移動、接入速度慢及資費偏高等問題。”趙振營強調,若移動網絡存在的這3個問題得以解決,相應的替代方案也就完成了使命。所以并不是移動網絡取代Wi-Fi,而是移動網絡解決了自身面臨的問題,讓Wi-Fi這個“補丁”失去了價值。
趙振營認為,5G全面商用后,用戶對高質量網速的需求基本能被滿足。“如果說再有新技術出現,我認為它應該是朝著更安全的方向發展,比如量子傳輸。”趙振營說。
移動網絡加速迭代,傳統入網技術亦在孕育“革命”,嘗試更多拓寬頻譜資源的手段。此前,有研究者提出把綠色節能的LED燈作為傳輸基站的通信方式,人們稱其為可見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簡稱VLC)。
可見光通信,是指利用熒光燈或發光二極管發出的高速明暗變化光信號來傳輸信息的一種技術手段。與無線電通信相比,可見光通信開拓了新的頻譜資源,它的傳輸速率、安全性和私密性極高,無電磁干擾和輻射,也無需頻段許可授權,借助LED燈就可低成本實現高速率無線通信。“電燈一開就是Wi-Fi,但光線不具備繞射穿透能力。這意味著,對著燈泡可以上網,一轉身就掉線了。”項立剛說,或許未來可以利用反射等技術對其進行改進。
“綜合來看,Wi-Fi因具有靈活組網的特性,在特定領域尤其是室內局域環境,尚并沒有真正替代它的方案,所以短期內Wi-Fi還會存在下去。”項立剛說,但不可否認的是,Wi-Fi技術因其存在安全隱患、功耗大、覆蓋面積小以及網絡穩定性差等諸多劣勢,正在被邊緣化。